DB32_T 4235-2022 长春鳊人工繁殖技术规程.docx
ICS?65.150
CCS?B?52
DB?3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4235—2022
长春鳊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artificial?reproduction?of?Parabramis?pekinensis
2022-?03?-18?发布 2022-?04?-?18?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T?423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靖江市水产技术服务中心、靖江市滨江水产良种
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亚明、顾海龙、顾灿根、杨智景、钱巍、顾明、朱爱奇、戴玉红、缪小平。
I
DB32/T?4235—2022
长春鳊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长春鳊(Parabramis?pekinensis)人工繁殖的环境条件、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孵化、
鱼苗培育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长春鳊的人工繁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13708 饲料卫生标准
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471 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755 绿色食品?渔药使用准则
SC/T?1008 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SC/T?1015 鲢、鳙催产技术要求
DB32/?4043 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环境条件
4.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要求。
4.2 水源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4.3 亲鱼培育池
土质池,坡比1:(2~2.5),进排水分开。面积1000?m2~2000?m2为宜,平均水深2.0?m~2.5?m,
保水性能强,池底淤泥8?cm~10?cm。
1
DB32/T?4235—2022
4.4 繁殖池
由产卵池和集卵池两部分连接组成。产卵池宜呈圆形,面积50?m2~150?m2,深度1.5?m~1.8?m。进
水口设置在池壁靠上一端,与池壁呈40°角度。池底呈浅锅型,池底中心设排水口,通过口径20?cm的聚
乙烯材料管道连通至集卵池。集卵池面积2?m2~3?m2,深度1.5?m~1.8?m,池底应低于产卵池20?cm~30
cm。
4.5 孵化池
使用孵化环道进行受精卵孵化,环道半径3?m~5?m。环道池底设鸭嘴型喷水口。池壁顶端向内围
绕一圈60目的筛绢网。环道外壁内设置排水暗管通道,及时排出环道内漫出的水。
4.6 鱼苗培育池
池深1.2?m~1.5?m,面积100?m2~500?m2。进水口使用120目的筛绢网过滤。
4.7 增氧
可按0.5?kw/667?m2、1个增氧盘/50?m2的标准配置盘式微孔增氧设施。
5 亲鱼培育
5.1 清塘消毒
按SC/T?1008的规范执行。
5.2 亲鱼来源
选自苗种繁育场或自然水域。亲鱼体表无外伤,粘液丰富,溯水性强。
5.3 亲鱼选择
应选择2龄~4龄的成鱼作为亲本。雌鱼规格800?g/尾~1000?g/尾,雄鱼规格500?g/尾~800?g/尾。
5.4 亲鱼放养
池塘消毒10?d~15?d后放养。亲鱼下塘前,用3%~5%的盐水浸浴5?min~10?min消毒,按照雌雄比1:
(1.2~1.5)放养。放养时间为每年的10月前后,放养密度约500尾/667?m2,同时混养30尾~50尾规格
为500g/尾左右的鲢、鳙鱼。
5.5 夏秋季培育
以粗蛋白质含量为35%的配合饲料为主,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搭配麦芽、苏丹草等,投
喂量以每天4?h~6?h吃完为宜。投喂的饲料应符合GB?13708?和?NY/T?471?的规定。
5.6 春冬季培育
主喂麦芽和豆饼,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晴好天气投喂。同时加深水位至2?m以上,并视水色,少
量施肥保持水的肥度,透明度35?cm左右。
5.7 产后培育
与夏秋季培育方法相同。
2
m?·m~15
m?·m~15?kg/667?m2·m。
5.8 水质调节
保持水质清新,溶解氧控制在5?mg/L以上。每隔15?d~20?d使用生石灰消毒一次,用量为10?kg/667
2
5.9 冲水刺激
2月开始冲水,每7?d冲水1?次~2?次,每次4?h~6?h,流速0.3?m/s~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