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沙塘鳢仿生态人工繁殖技术规程.pdf

发布:2025-03-27约2.3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沙塘鳢仿生态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沙塘鳢(Odontobutisobscura)仿生态亲本培育、繁殖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长江流域沙塘鳢苗种繁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亲本培育

4.1环境条件

繁殖场产地环境条件符合GB/T18407.4的规定。

4.1.1培育池

面积2000㎡~5000㎡,水深1.5m,池塘坡比1∶2.5,进排水方便,进排水口成对角线设置,

池中种植伊乐藻,水草面积占池塘面积的1/3,配备微孔增氧设备。

4.1.2培育池消毒

放养前20d,水深50cm,每667㎡用75kg~100kg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或氯制剂按说明书进

行使用。

4.1.3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要求,培育水质应符合NY5051要求。培育用水应经过沉淀48h以

上,并用60目网片过滤处理。

4.2亲鱼选择

1

11月份~12月份,经行业主管理部门批准在非禁渔区内自然水域中捕获或人工养殖的沙塘鳢中挑

选1冬龄~2冬龄,雄性体重75g/尾~100g/尾,雌性体重50g/尾~75g/尾,体质健壮、鳞片完

整、无病无伤的成鱼作为亲鱼。

4.3培育方法

4.3.1亲鱼消毒

放养前用2%~3%的食盐水溶液浸泡5min~10min。

4.3.2放养密度

40kg/667㎡~70kg/667㎡。

4.3.3饵料投喂

饵料为青虾幼虾或草虾,亲鱼放养前15d~20d投放,放养量5kg/667㎡~10kg/667㎡,规格

为1cm/尾~2cm/尾。后期视亲鱼培育情况每隔15d~20d补投一次,投放量2kg/667㎡~3kg/667

㎡。

4.3.4水质管理

每隔7d~10d换水一次,换水量1/3,保持水质清新。当水温低于5℃时,保持水位稳定在1.2

m左右。3月中旬后,每2d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3,,且每667㎡用15㎏的石灰化水全池泼洒,

或氯制剂按说明书进行使用,每月1次。

4.3.5增氧

水中溶氧低于5mg/L时开增氧机,每天凌晨和中午各开增氧机一次,每次1.0h~2.0h;阴雨

天或气压低时,延长开机时间。

4.3.6日常管理

专人看管,每天测定水温、pH等,观察亲鱼的吃食、活动情况,死鱼及时打捞,进行无害化处理。

并根据实际养殖生产情况如实填写生产记录档案和归案工作。

5繁殖

5.1繁殖季节

4~6月份,水温16℃~30℃。

5.2雌雄鉴别

成熟的雌鱼:体色较浅淡,体表较少黏液,手摸有明显粗糙感,腹部丰满有明显的卵巢轮廓,富有

弹性,外生殖突稍膨大,呈扁圆管状,末端淡红色,挤压有卵粒流出。

成熟的雄鱼:体色较深,体表黏液多,手摸感觉较光滑,腹部不丰满,外生殖突短薄,呈三角形,

桃红色。

5.3雌雄比例

雌雄比例为1∶1.2~1.5。

2

5.4鱼巢设置

鱼巢是用规格为180㎜×175㎜×0.8㎜的小瓦片两片对合尼龙绳捆扎而成,入池前用3%~5

%福尔马林浸泡消毒5min~10min,悬吊于亲鱼池水草茂盛的区域。

5.5自然产孵

水温16℃以上,亲鱼开始自然受精产卵,受精卵附着在鱼巢上。

5.6水泥池网箱孵化

5.6.1水泥池条件

室内水泥池面积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