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947-2017 鲟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pdf
ICS65.150
B5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947—2017
鲟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ofArtificialpropagationTechniquesonSturgeon
2017-04-14发布2017-05-14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947—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省农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有光、于振海、卢红、王玉新、王剑非、郑玉珍、轩子群。
I
DB37/T2947—2017
鲟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鲟鱼人工繁殖的环境条件、亲鱼培育、人工催产、精液采集与保存、鱼卵采集、人工
授精、脱粘、孵化、出苗及疾病防治等操作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施氏鲟、西伯利亚鲟、鲟蝗杂交种的苗种人工繁育,其他鲟鱼种类可参照使用,匙吻
鲟不适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1086施氏鲟养殖技术规程
3环境条件
3.1场地环境
亲鱼培育池应为流水、微流水池塘。长方形池塘,面积200m²~500m²,池深1.2m~1.5m;或圆
形池塘,直径7m~8m,池深1.2m~1.5m,池底中央排水,池塘坡度不大于1:20。
3.2水质要求
水源充足,每口池塘应设有独立的给排水系统;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其中养殖水中溶氧大
于5mg/L。
4亲鱼培育
4.1亲鱼来源
来自于持有国家发放的良种生产许可证的良种场人工养殖的鲟鱼。不得使用近亲繁殖的后代作亲
本。
4.2亲鱼要求
4.2.1形态特征、可数与可量性状
亲鱼外部形态特征、可数与可量性状可参考SC/T1086。
1
DB37/T2947—2017
4.2.2繁殖年龄和体重
允许作为繁殖用亲鱼的最小年龄和最小体重可见表1。
表1繁殖用亲鱼的最小年龄和最小体重
亲鱼性别性腺成熟年龄,龄允许繁殖的最小年龄,龄允许繁殖的最小体重,kg
雌/早≥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