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四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语文园地四》教案
学习目标
通过“读读认认”,认识“肩、臂、瞠”等7个字。
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
观察发现
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课前准备
学生课外搜集形声字并制成字卡,准备一两个科学发明和发 现的故事。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人体器官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回顾学>J,反思所得
教师引导:本组课文己学完,你们一定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交流对观察的认识。(交流时要多加引导和肯定)
二、 畅谈观察,指导交流
教师启发:这段时间,同学们玩了什么,观察了什么,有什 么发现吗?现在交流一下我们中的发现,好吗?
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要重在引导学生打开思
路,设法让大家都来说,涉及范围尽可能广些。
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提出问题或意见。
三、幵展竟赛,评选最佳
组织开展观察发现的竞讲比赛,教师提出比赛要求:
看谁的仪态大方、声音响亮。
看谁的观察过程说得清楚、明白。
C.看谁的发现更有价值。
各组推荐一人上台参加竞赛。
师生共同评议。可设“仪态奖”、“观察奖”、“发现奖”等奖 项。
《语文园地四(习作)》教学设计
一、 交流日记
教师引述.?你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口记里了吗?让我们先交 流一下各自的日记。
学生可自由组合读给朋友听听。
由好朋友推荐写得好的读给大家听。
二、 评议日记
教师引导:听了几位同学的口记,你们觉得哪些同学写得特 别有趣?
组织学生评说。
指名写得好的学生介绍自己写日记时的想法和过程。
三、 再写日记
①当堂写一则观察口记或修改以前写的观察口记。
②写完后读给同学听听,看看自己右没存把观察的过程和观察 中的发现说清楚。请同学提提意见,再修改一下。讲评作文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让小 自己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3、四人小组内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互相评议。
4、各人读一读老师批阅的作文,加上自己听了别人的作文同座再口 头说一说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 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带点 字,想想自己存什么发现。
2、 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3、 齐读巩固。
4、 交流各自的发现。
5、 区分这些带点字。可以用带点字组新词,可以说说不同的意 思。
6、 布置课外作业:从本期学过的生字中,举一些形近音同、音 近形近的例子,并给它组词。
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一年四季,瓜果飘香。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农谚歌 谣。
2、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
3、 教师范读、师生对读。
4、 齐读、指名读。
5、试着背一背。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读读认认及“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设 计
本课教学内容的实施步骤如下。
读读认认
借助拼音各自轻声读词语。
2、 抽读。
3、 说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4、 在自己身上指一指这些器官。
5、 齐读。
6、 选几个字再组新词。
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一)导入活动
1 .同学们,通过学习17课,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教育 家孔子、老子,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呢?(学生自由发言)
(如果学生答不全,教师可以提示:前几天我们去泉城广场秋 游,在“文化长廊”里你看到了什么?——那里还存许多中华历史 名人,如庄子、孟子。)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人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他们都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是,这只是我国传 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处处感受到丰 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她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一起走进 她吧!(出示课件:两扇宫殿的大门缓缓打开,“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映入眼帘。)
(二)确定专题
出示17课课后“综合性学习” 一段话,自己读一读吧!
你想不想成为一位研究祖国传统文化的专家啊?(想!)你 最想研究哪一方面的内容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及生活阅历谈 自己的想法,教师随机打出相应的文字内容。)
将学生提出的专题进行归类。如,将陶瓷、剪纸、布艺、草 艺、泥塑等归为民间工艺;将戏剧、国画、书法等归为民族艺术。
全班讨论填写下表:
活动主题: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小组专题研究内容
(1) 民间工艺
(2) 民族艺术 (3 )古诗文赏析
(4) 风俗风情
(5) 神话传说
(6) 饮食文化
(7)备注
(备注说明:除以上六个专题之外,学生可能还想研究其它方 面,为此设置了 “备注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孩子们留有 更大的空间。)
「阶段设计意图:为Y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习领域,并且 充分发挥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