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解决问题——列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吨的认识解决问题——列表》
课程名称 《吨的认识解决问题——列表》 授课人 学校名称 教学对象 三年级 科 目 数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33页。教学重点是能够结合具体的情境有序的选择合理的分配方案,教学难点是列表格时有序、合理分配,做到不重不漏。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主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前,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和吨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吨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和学生这个年龄段好动,好玩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真正做到学中玩、玩中学 三、教学理念及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采用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引入富有情趣的课堂学习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的原则。遵照这一理念,并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及心理发展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法是:1、情景教学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取一些具体感性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知觉动脑、动手、动口,去感知和体验知识。
2、运用新旧知识迁移法,启发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3、开放式教学法,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研究问题,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真正做到学中玩、玩中学。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环节) 教学内容及课件、资源内容 学生、教师活动内容及目标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一、情境创设,体验数学生活化。
二探究新知,体验数学的奥秘。
三、亲历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形成。
四、应用拓展,体验数学的价值
五、总结全课,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 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
(课件展示例题)
1、理解题意。
2、探索方法
3、回顾与反思。
(课件展示)
1、完成第33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七”第4题。
3、加强练习
(课件展示)
用两辆车运煤,一辆载重量2吨,一辆载重量3吨的卡车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
(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谈话: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实际上可以用式子2×( )+3×( )=18表示。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呢?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汇报交流。
师: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
生: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刚好装完。
师: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该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
生:“载质量2吨”的车运2次,能运煤2×2=4(吨),剩余4吨需要“载质量3吨”的车运2次才能运完,但是同样的它们的总运量不能恰好等于8吨。师:如果1次呢?0次呢?
学生独立完成。
(3)列表法解决问题。(课件展示)
师介绍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种方案列举出来,这样更好的简便、直观。
(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
(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
(3)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
1、完成第33页“做一做”。
(1)由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明确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做,加上这个条件后怎么做?这样有什么区别?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