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小事中进行小学生安全教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谈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教育
单位:西峡县田关乡第一中心小学
姓名:孙秀丽
时间:2012年9月
联系方式
谈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教育
【摘要】要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要的是开展好学校安全防范与处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了做法:指导小学生学法用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小学生学会生存,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增强小学生的“免疫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正文】
现象一:学生下楼梯,突然一名学生低下头捡东西,后面的同学将他碰倒在楼梯上,造成一片混乱。
现象二:在来往穿梭的车流中,几名小学生“从容”跳跃着跑过马路,令人瞠目结舌。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1.6万之多,平均每天就要有40名中小学生死于非命。安全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责任,一切漠视生命的态度和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学校教育应把安全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且要把它抓牢靠、抓扎实,认真做到防微杜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生命就如同生机勃勃的花季,对中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就如同在他们的花季生命中播下平安的种子。从这一点来说,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抓好各班级的安全教育。班级安全教育要从每个生活细节入手,使学生明理、动情、导行。
一、从耳濡目染的细节中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我们总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学生的确难教。现在的学生听到的、看到的非常丰富,并易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学校教育常常在社会不良气氛中显得苍白无力。如何抵制这些消极影响呢?
我想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在生活细节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如:我们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我曾把一位小学生爬防护拦摔伤的事引用来教育学生,结果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剖析了很多自己平时不安全的行为。再如:我们生活中看到的许多细小的事,同学间相互推搡、相互追逐;上下楼梯跑和跳;玩尖锐的硬器;随意乱抛硬物等,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也时时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让学生认识到位,提高对安全事故发生的防范意识。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我们要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一些影响安全的细节现象,唤醒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重视与防范。
二、让小学生学会生存,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
(一)从听到的小事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我们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如:教师组织学生平时注意收集广播、电视、生活中听到的安全事故,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对学生收集的材料和体会,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并张贴宣传,以提高安全警示教育。
(二)从看到的小事进行安全防范教育
眼睛是我们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看到的许多小事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也时时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如:学校上课间操结束后,学生在经过路口拐弯时,前边二年级一瘦小女生不注意被路牙石绊倒了,失去重心,侧身倒地,几个男生跨过女生而去……
这种情况有时在我们学校出现,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在班队活动课上让学生讨论:假如有同学不小心把这位女同学挤倒在地上踩去了,后果会怎样?假如你当时就在这位女同学的身边,你会怎样做?假如你是这位女同学,你会怎么办?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后积极发言,认识到位,提高了类似安全事故发生的防范意识。
组织学生寻找发生在身边的安全事故及藏于身边的安全隐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编成小报张贴于班级或学校的公告栏,让学生得到警示教育,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三)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少年儿童活动的领域愈来愈广,接受的事物愈来愈多,由于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和经验,自我保护意识及避免伤害的能力也比较弱。因而他们往往在突发事件到来时容易受到伤害。正因为儿童应付各种异常情况的能力极其有限,而且仅靠大人跟在身边保护是不可能的。所以,积极的办法是引导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树立自护自救观念,掌握自护自救知识、锻炼自护自救能力,使他们能机智勇敢地处置遭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和危险,果断正当地进行自护自救。
“有同学在削铅笔时不小心把手割去,捏着伤口,哭着,跑进教师办公室请求教师的帮助;有同学上体育课,不小心脚上擦破了皮,哭着……”各种各样的大小问题全部找老师,学生已没有自己处理的意识。针对这一点,召开班会,倡议大家自己能解决的小伤小问题自己解决。同时在学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