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oc

发布:2017-09-16约2.6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研究—以荥阳为例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背景:一直以来,“三农”问题始终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十分突出的摆在了社会发展的前沿,“三农”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涉及经济、政治、社会诸多领域,内容十分宽泛,但深入研究后我们不难发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加快土地流转已成为决定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土地流转工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工作政策性强、影响面广,既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又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最终也影响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程。在现行土地制度下,土地承载着农民经济收入、满足就业、家庭养老、社会保障等多种功能,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在为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探索有效途径,尤其是自《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各项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和实施以来,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土地资源使用效益的提高,有效地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解决农村人地矛盾和耕地抛荒问题, 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稳定农业生产;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加快农业发展,并促进农民增收。构建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可以使农民更充分地参与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成果,显示集体土地资产价值,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同时,它规范了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秩序,隐性交易行为大大减少,政府对集体土地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得以加强。此外,这一政策还有利于缓解经济建设对国有土地的需求压力,减少建设占用农用地的冲动。土地流转将开启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径。一方面通过适当的集中与合理的土地置换,可以避免农村居民点过于分散的住房方式所造成的土地浪费,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化解耕地红线失守的尴尬;另一方面“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有利于提高农民非农转移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弱化城乡二元体制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此外,当前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是农村金融服务严重滞后,而宅基地及其建筑物的流转和抵押,无疑会有力推进农村金融及农村土地的资本化与市场化,融资渠道的扩宽,必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法国是拥有传统小农经济结构、土地分散、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的国家。为解决这一问题,法国政府主要采取两方面的改革措施:一是改革土地继承制度,以保证土地不再继续细碎化。二是支持中等规模的农场发展,促进小规模农场转移,稳定大农场。法国农地流转主要通过用益权制度来处理土地的租佃关系。法国农地用益权可通过转让、出租、抵押等方式流转。另外,法国还先后颁布《农业指导法》、《农业指导补充法》及成立“土地整治和农村安置公司”来推进农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国外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三对我国的启示我国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应加大政府推动和引导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多种多样的流转方式建立健全农地流转的法律体系以贾峪五村联建和槐西新村为代表的“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模式以唐垌中心村为代表的“村企联建”以郑庄中心村为代表的“土地增减挂钩”模式以桃花峪村、霸王城村、刘沟村、二郎庙村等代表的“沿黄生态旅游”模式1、新密市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2、取得的成效 对农村土地流转的需要性认识有偏差1、定题及确定研究方向:20.6.1——2010.8.1 2、文献资料的收集及组织:20.8.2.——2010.9.10 3、完成开题报告:2010..11——2010. 11.30 4、撰写论文,完成初稿:2010..1——2011.3.10 5、修改定稿:201.4.1——2011.4.20 六、主要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2一1. [2]熊毅.多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重点问题探析[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6,(8.):26一30. [3] 梅付春.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问题探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8(6):13-14. [4] 李华杰.关于对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J].现代农业,20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