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跨栏运动介绍》 ppt教学课件 小学体育.ppt

发布:2018-01-30约1.28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跨栏运动介绍 太仓实验小学 丁扣锁 跨栏跑技术的重点 由于跨栏跑的技术比较复杂,所以在它的技术教学中,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起跑至第一栏,跑跨结合及跨栏步技术。 (一)起跑过第一栏技术教学 跨栏跑的主要技术是起跑至第一栏,“跨栏步”和栏间跑,起跑至第一栏的技术好坏直接影响着全程栏技术。由于起跑到第一栏只有11米多的加速距离,速度不可能发挥至最高,需要在加速过程中跨过栏架,所以过栏有一定困难,因此要求起跑后步点准确,节奏良好,起跨点距离适宜,过栏动作准确,才能过好第一栏。 * 跨栏规则 在田径运动会中,所有赛跑项目(包括跨栏及接力跑),都属于径赛项目。参赛者的名次,乃决定于其身体躯干(有别于头、颈、臂、腿、手或足)抵达终点内侧之垂直线为止时的顺序。径赛成绩相同而影响进入下一赛次时,若情况许可,均予以取录,否则应予重赛。在决赛中成绩同是第一,总裁判有权决定是否重赛,若认为毋须重赛,则维持赛果;至于其他名次,就算成绩相同,亦毋须重赛。      各参赛者必须在自己的线道内完成比赛,而且 当参赛者跨越栏架时,若其腿或足从低于栏架项的水平线跨越,或跨越并非自己赛道上的栏架,均应被取消资格。若裁判员认为参赛者故意以手或足撞倒任何栏架,亦应取消其参赛资格。 (二)跨栏步教学 跨栏步是跨栏跑技术中的重要部分,它分为起跨,腾空过栏,和下栏着地三个阶段。在起跨过栏时,起跨点距栏架的距离要合适,有利于过栏及水平速度的发挥,过栏时身体各部分的配合,动作的连贯为下栏着地和栏间跑创造有利条件,跨栏步技术需要上、下肢及躯干的配合,下栏后应形成一个良好的跑的动作,与栏间跑紧密结合。 (三)栏间跑技术 跨栏技术的好坏一是看跨栏步技术,二是看栏间跑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栏间跑对跨栏全程速度影响更大,栏间跑得好,过程会更加顺利,跨栏技术才能最终体现出来,栏间跑需要掌握好跑的节奏和直线性,运用合理的短跑技术,较快的步频进行栏间跑,才能形成真正的“跑栏”技术。 跨栏跑教学的难点 (一)提高柔韧性 跨栏跑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对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活性要求较高,在跨栏教学中的难点是: 学生的腿及髋的柔韧性较差,学习跨栏步提拉起跨腿技术较吃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始终抓住柔韧性练习,使学生的这一素质有所提高,对学习跨栏技术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跨栏步和下栏后的身体平衡 由于学生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较差,在攻栏时的控制能力差,摆动臂和下压腿的配合时机掌握不好,使跨栏步和下栏后的身体平衡保持不变,教学中要重点解决这一问题,过栏时上、下肢配合协调,能够做到下栏后身体平衡,控制动作能力提高,跨栏步的动作教学也就比较容易了。 (三)“跨栏步”和栏间跑的衔接 这一项技术比较难掌握,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差,正确的跨栏技术做不出来,跨栏步和栏间跑的衔接不连贯,常有动作停顿的现象,这样,栏间跑的技术会受到影响。对于完成全程栏有一定的困难,初学者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跨栏步起跨点,过远和过近都会影响。跨栏技术的好坏,从而影响下栏和栏间跑的衔接。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