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4.1认识三角形(第3课时)教案北师大版(2021.pdf
山东省郓城县随官屯镇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4.1认识三角形(第3课时)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山东省郓城县随官屯镇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4.1认识三角形(第3
课时)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
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郓城县随官屯镇七年级
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4.1认识三角形(第3课时)教案(新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
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
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
下为山东省郓城县随官屯镇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4.1认识三角形(第3课时)教案(新
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1/81
山东省郓城县随官屯镇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4.1认识三角形(第3课时)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四章三角形
1认识三角形(第3课时)
一学生起点分析
经过小学学段以及本单元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边角和它们之间
关系的直接学习,已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三角形中的重要线
段—-中线和角平分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对新
知事物满怀探求的欲望,他们乐于尝试、探索、思考、交流与合作,在老师引导下能针对某一问
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
步培养,因而老师有必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空间。
二教学任务分析
“三角形的中线和三角形的角分线”是北师大七年级(下)第三章3。1.3认识三角形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小学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以及刚刚接触到三角形边边关系的基础上,又具体
介绍了三角形中的三条重要线段中两条——中线和角平分线,它既是上学期所学线段和角的延
续,又是后继学习全等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础。在知识体系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有效
的开展教学,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要
重视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要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主要体现在:
概念的形成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
生通过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获得.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
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根据本
课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并掌握其性质,会做三角形的中线和角
平分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想象、动手做、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能力、观
2/82
山东省郓城县随官屯镇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4.1认识三角形(第3课时)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问题
的发现解决,使学生有成就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究新
知;第三环节:合作学习再探新知;第四环节:精设练习巩固新知;第五环节:共同小结布置作
业.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的顶点、三边、内角、三边关系、三
角形内角和等知识。同学们现在看老师利用一支铅笔就可以支起一个三角形,(演示),你能
做到吗?
活动目的:一堂新课的引入是老师与学生课堂交往活动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