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二)讲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设A的基因频率=p,a的基因频率=q , 因为(p+q)=A%+a%=1, 则(p+q)2=p2+2pq+q2=AA%+Aa%+aa%=1 。 AA的基因型频率=p2; aa的基因型频率=q2; Aa的基因型频率=2pq。 产生A配子频率为: A=p2+1/2×2pq 产生a配子频率为: a=q2+1/2×2pq P121 基础题 1.(1)√;(2) √;(3) √。 P126 基础题 1.(1)√;(2)×;(3)×。 2.C。 3.有性生殖的出现,使基因重组得以实现,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因而使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P129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检测 判断题 1.×。 2.×。 3.×。 4.√。 选择题 1.A。 2.C。 画概念图 二、知识迁移 1.这两个种群属于同一个物种,因为未出现生殖隔离。 2.参见第1节对细菌抗药性的解释。 三、技能应用 提示:中间体色可能与环境色彩较接近,这样的个体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多,相应的基因型频率较高。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中间体色个体较多。 四、思维拓展 1.不一定。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物种,有些是靠开辟环境中新的生存位置来生存和繁衍的,不一定就比原来的物种适应能力更强。例如,海洋中的生物登陆后,形成许多新物种,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但是不能说这些新物种比海洋藻类的适应能力强。 2.与同种或类似的野生种类相比,家养动物的变异往往更多,这与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采取的杂交育种等措施有关。 3.提示:假如达尔文接受了孟德尔的理论,他可能会摒弃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对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做出较为科学的解释。 自然选择 物种形成 导致 导致 * 基因频率= 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频率 例:P118页练习第2题 30% 30% 30% 10% 36% 48% 60% 40% 16% a( ) A ( ) 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 aa( ) Aa( ) AA( ) 子代基因型的频率 a( ) a( ) A( ) A( ) 配子的比率 aa (10%) Aa(60%) AA (30%) 亲代基因型的频率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五个假设:——遗传平衡 F1的基因频率与亲代的一样。 亲代 子一代 子二代 子三代 基因型 频率 AA 30% Aa 60% aa 10% 基因 频率 A 60% a 40% 36% 48% 40% 请继续计算子二代、子三代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 分析一下各代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相同吗? 16% 60% 36% 48% 16% 36% 48% 16% 由此可见,如果满足上述五个条件,则亲代和子代每一种基因的频率都不会改变,到再下一代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基因频率可以代代保持稳定不变。这就是哈代-温伯格平衡, 40% 60% 40% 60% 说明: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报纸45期 基础第4题、能力第3题 思考: 上述结果是在满足五个假设条件的基础上计算的,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都能成立吗? 特别是如果第⑤点假设成立,这与前面我们所学的基因突变的哪个特性相违背? 自然选择、迁入迁出、遗传漂变、可遗传的变异 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 想一想,导致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基因突变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突变 进化的原材料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 基因突变率很低,但种群中每一代的基因突变数很大。 ◇ 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但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 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这就有可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例:P118页练习第3题 基因 重组 突变 新的等位基因 多种多样的基因型 种群中出现大量可遗传的变异 变异是不定向的 形成了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19世纪 20世纪 思考: 试分析从19世纪到20世纪,由于环境改变使S(黑色)和s(浅色)基因频率如何变化? S基因频率: 5% 95% s 基因频率: 95% 5%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变黑的环境对桦尺蠖浅色个体的出生率有影响吗? 会。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配、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 结论: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2)在自然选择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