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章位似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7章位似教案
第章(课)第节第 1课时 总第 65 个教案主备人:
教学目标: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与相似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位似图
形的性质.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2. 探究理解位似图形的性质,并根据这些性质进行一些图形的计算或证明。
3.通过经历对位似图形的认识、操作、归纳等过程,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得到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培养同学们之间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位似图形的定义,位似图形的作图,位似与相似的关系。 教学难点:位似图形的准确作图。动手能力的落实。
预习作业
1.每个图中的两个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是相似图形?观察下面的图,你发现每个图中的两个四边形各对应点的连线有什么特征?
B
BB
2.位似图形定义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平行,这样的两个相似图形叫________,这个点叫__________。
3.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_____或_____。位似图形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________。所以,位似图形一定是___,但相似图形不一定是___。 4.根据以上预习内容,完成练习
【1】.如图,D,E分别是AB,AC上的点。
(1)如果DEBC,那么ADE和ABC是位似图形吗?如果是,请指出位似中心,如果不是,请说出理由。
(2) 如果ADE和ABC是位似图形,那么DEBC吗?为什
么?
【2】如图,指出下列各图中的两个图形是否是位似图形,如果是位似图形,请指出其位似中心。
教学设计过程:
一:预习交流
教师精讲点拨预习作业.小组讨论:先说明是相似图形,再说明对应点的连线交于一点,位似图形的对应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展示探究
例1:1.如图,已知ABC和点O.以O为位似中心,求作ABC的位似图形,并把ABC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两倍.
思考:如果位似中心跑到三角形内部呢?
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
似比为1:3,把线段AB缩小。观察对应点之间坐标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可以看出,把AB缩小后,A、B对应点为A( , )
O
A
和B ( , )
例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3),B(2,1),C(6,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将ABC放大。观察对应点之间坐标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可以看出,把AB缩小后,A、B对应点为A( , )
和B ( , ),C( , )。
归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则像上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或(, )。
例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的坐标分别为A(-6,6),B(-8,2),C(-4,0)D(-2,4)画出一个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2的位似图形。
课堂小结:
1、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1)位似图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及性质;(2)正会将一个图形进行放大缩小。(3)相似与位似的关系。 2、对各个学习小组活动情况及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小结。 四、检测反馈
1.画出所给图中的位似中心.
(1)
(2)
(3)
2.如图,正五边形FGHMN是由正五边形ABCDE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若AB:FG=2: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2DE=3MN, B.3DE=2MN,C.3A=2∠FD.2A=3∠
F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似图形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 B.位似图形的对应边平行且相等
C.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不只有一个 D.位似中心到对应点的距离之比都相等
4、在小孔成像问题中,如图可知CD的长是物长AB长的()
A、3倍B、C
、
13
12
D、
1
4
5、下列图形中位似中心在图形上的是
(
)
A.
B.C.
D.
6、如果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__________(填“一定”、“不”或“可能”等)是位似图形。
7.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2),B(4,-5),C(5,-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这个三角形放大为原来的2倍.
五、作业 当堂反馈
P36
篇二:27. 3 位似教案
27. 3 位似(一)
杰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与相似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
2.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二、重点、难点
1.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