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学与自传.doc

发布:2016-11-05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学:去掉“自传”以后 牛学智 :小说评论?2006年第04期 曾经有一些颇具眼力的论者把一种特点鲜明的文学命名为“西海固文学”。地理的“西海固”,虽然小但名气很大,翻开地图努力搜索还是能找到。它被夹击在兰州市和银川市中间,因此广义的“西海固”是把分别横跨在六盘山东西的平凉市和会宁市都包括进去的。“西海固”恰好像一个盆地,住在里面,全凭上苍的关顾。伸向外界的交通被阻断,“天下黄河富宁夏”的黄河走到这里正好绕道,十年九旱、跑内蒙、上新疆、搬葵花、摘棉花、泥土工、瓦工……是西海固人妇孺皆知的生存之道,也是西海固人唯一的出路。所谓“苦甲天下”,所谓“缺乏人类生存的起码条件”等等,都是对这片土地极其权威的在今天也仍然适用的概括。穷困,酷烈,苦难,就成了这块土地的代名词。“西海固文学”是自觉地书写苦难、贫困、酷烈的一种文学现象,它亲历的体验性、来自世界内部的真实性和企图改变现实的有效性,构成了这种文学的本质性风格。它对西海固人存在状态的挖掘、对地貌风物民俗的呈现,都以其凌厉的姿态靠近着人类的某些死角,或者它正是有着直面人类极限困境的勇气,“西海固文学”才像一束炸雷,给久已疲软的文学界一声惊醒。但紧接着,曾经擎起过“西海固文学”大旗的作家进行了一次集体性的“出走”:走向城市,然后不再回头。某种程度上,人类绝地的文学诉求就此来了个不大不小的腰斩。了一容也来到了城市,也准备调头,但他的心却永远地留在了西海固。这就使得他的小说、他追求的文学精神,葆有着一股强悍之气,甚至像一根芒刺,总让人不舒服。? 与经历有关的几个文学主题? “流浪”或者“逃跑”是了一容人生的主体。1976年,了一容出生在西海固某个东乡族聚居的小村子,由于父辈的多子,他的童年也同样是一个没有大人呵护的“游荡”岁月。几乎没有怎么正规地进过学校,勉强凑够初中毕业,就开始了他的成人生活。上新疆、跑青海、闯内蒙,流浪、冒险、饿肚子、乞食、面对死以及死里逃生就成了他的主要经历。直到1997年,他才得以谋生在西海固某个小县城的广播电视局,电视局的新闻编辑对于外界来说,或许是一个体面的了不起的工作,至少它总算与文字发生了真正的联系,就其实质,新闻体系并不是进行文学创作的绝好环境。毋宁说,采集新闻、抄写报告、各种统计表、编辑各类政策纲要是文学的最为核心的障碍,它们只能拉近你对世界真相的认可,而不能提供你深入人群的机会。但对了一容本人而言,“编辑”一职的确拉回了了一容,使他认识到了文学的神圣性。神圣性就是文学在记录个人经验的同时,它也可以被公开、被多数人认领。认领中它就是他者认识现实的一种参照,至少文学在这个时候,它的私秘性变成了某种公开的对他人有意义的精神生活。 据此,我倒认为在“编辑”之前的小说,就真实性而言,或可称之为了一容的生活“日记”。个人生活的私秘和个人经历的现实都被他记录。《沙沟行》、《历途命感》等等完全可作如是观。《沙沟行》中的“我”和“牛娃子”,两个闯荡新疆伊犁的朋友,第一次步入回民哲派的腹地,第一次感受张承志《心灵史》中的细节,牛娃子吐露了即将大功告成却又匆匆煞了尾的婚姻大事,里面有精神的涤荡、灵魂的冲突。但根本上《沙沟行》是两个初涉人世的少年成长、成熟的心灵跋涉。《历途命感》中的东乡族少年长途跋涉到青海,遭遇了老人投来的石头,马被狼咬死。这个情节的传奇性,被域外一些论者说成是“充满危机的人生寓言”。作为封闭的文本,为了文学、为了应证一种语焉不详的文学理论,你甚至可以怎么说都行,但当你了解了一容的少年时代,了解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两手空空又迫于生计不得不出门乞食的孩子,就算他消失在某个角落甚至都是很正常的。就是在今天,我们的社会还基本顾不到流浪儿的处境。我的意思是,《历途命感》已经被写出来,它的意义是显眼的,但当我们的阐释过分地离开作家主体的真切感受,阐释便反而误读了文学的真正意义,《历途命感》所极力呼唤的社会艰难问题,比如正义、公道、温暖,就只会变成文学演练场上的一个道具,长期处在幽闭的纸片化状态。? 1997年成为“编辑”以后,了一容基本终止了他的流浪,结婚、带孩子、忙于工作、照顾老人、周济弟兄,一句话,过日子成了他压倒性的日常事件,过日子的不易就随之而来了。可以想见,一个文化氛围并不浓的小县城,他首先面临的是精神上的支撑,他需要有书读,他需要有人认可他的精神产品,他更需要他的求索会成为一种风气。这时候,表面看,精神是第一要素,其实物质的极度匮乏才是第一要素。不多的工资,既要养活自己的小家庭,又要分配给众多的农民弟兄。活着真正成了一大难题,当然,活着是指他有了担当生活的责任,有了尊严地活着的自觉意识而言。这可谓是迟到的人生,正因为迟到,生活的艰辛他才如此地在意。《饥饿精神症》、《向日葵》就是这一时期了一容重要的心迹写照。文学的主题由“流浪”转而为“苦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