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吉林省卷)(原卷版).docx
PAGE1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吉林省卷)
化学
(考试时间:40分钟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长白山枕头刺绣 B.朝鲜族洞箫音乐
C.扶余老醋酿造工艺 D.吉林二人转
2.下列气体中能用于食品包装袋内的保护气的是
A.二氧化硫 B.氧气 C.氢气 D.氮气
3.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下列图像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4.(2023·辽宁沈阳·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熄灭酒精灯 D.量取水的体积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镁有银白色光泽,可用于生产烟花
B.氮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D.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6.下列举措不符合“绿色生活”的是()
A.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生活垃圾要分类,有利于回收再利用
C.为方便群众用餐,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
D.使用不破坏臭氧层的二氧化碳作制冷剂制冰
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 B.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C.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参加该反应的与的个数比为
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表示反应前的质量,“”表示反应后的质量)
??
A.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1:16
9.“化学链燃烧”是指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某“化学链燃烧”的过程如下: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空气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
B.X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高
C.与直接燃烧相比,“化学链燃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捕集
D.等质量的甲烷直接燃烧比“化学链燃烧”消耗氧气多
10.向稀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a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HCl
B.ab段的反应方程式:FeCl3+3NaOH═Fe(OH)3↓+3NaCl
C.b点处溶液:pH=7
D.b﹣c段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35分)
11.(3分)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氩气。
(2)三个亚铁离子。
(3)标出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12.(3分)我国化学家张青莲在测定铒、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1所示,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1)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图2中x=。
(3)铒、铟属于不同种元素,因为。
13.(3分)如图为和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可获取有关的信息有。
(2)℃时将70g溶解于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为溶液(选填“饱和”“不饱和”)。
(3)已知X是或中的一种,某同学对该物质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若使B和C中的溶液分别达到饱和状态,需加入X的质量BC。
14.(3分)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周边地域平坦广阔,物资丰富。
(1)湖水口感发涩,经测定湖水pH约为9,说明湖水呈性。
(2)环湖地区建成了大量的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能。
(3)当地特产丰富,盛产的牦牛肉干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填“维生素”“糖类”或“蛋白质”)。
15.(2分)能源结构的改变,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将煤粉碎后燃烧,其目的是。
(2)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但目前在生活和生产中并没有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是。
16.(4分)化学与生活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