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XP14审核和监视管理程序.doc

发布:2018-06-13约4.16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审核与监视管理程序 版 本:第一版 状 态:受 控 编 号:XP/MP - 14/2008 标准体系代码:2209004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文 件 修 改 页 修改序号 改前版次 改前章节 修改前内容简要 改后版次 改后章节 修改后内容简要 修改日期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起 草 孔宪军 发布日期 2008.10.30 审 核 刘海深 武永强 实施日期 2008.11.15 批 准 王学柱 1 目的和范围 确定测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及体系文件中规定的要求,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实施改进,确保体系得到持续有效的实施。 适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测量过程监视。 2 职责 2.1 动控部负责测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 2.2 各单位根据审核计划,配合审核组的工作,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 2.3 相关单位负责本单位生产工序关键控制点测量过程的监视。 2.4 动控部负责进出厂汽车衡、轨道衡和钢材秤计量性能及数据的监视。 3 工作内容和要求 3.1 审核过程识别 3.1.1 过程的输入是:审核计划和要求; 3.1.2 过程的输出是:审核报告及其出具的不合格项,实施纠正措施的有效结果和体系改进; 3.1.3 过程的活动是:审核的准备、实施、报告、纠正措施的跟踪和验证。 3.2 监视过程识别 3.2.1 过程的输入是:规定监视的范围和要求; 3.2.2 过程的输出是:过程监视的结果; 3.2.3 过程的活动是:过程监视方法,对监视结果的分析。 3.3 内部审核要求与实施过程 3.3.1 审核策划 3.3.1.1 动控部在每年12月份进行审核方案的策划,编制下一年度审核计划,规定审核范围、频次和方法,报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到各相关单位。 3.3.1.2 一般内部测量管理体系审核,每年不少于一次,特殊情况报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可追加审核。 3.3.2 审核依据及人员要求 3.3.2.1 应依据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3.3.2.2 审核员应经过培训,并取得内部审核员资格证书。 3.3.2.3 审核员应与受审核的区域无直接责任关系。 3.3.3 审核准备 3.3.3.1 确定审核员。在公司范围内抽调具有内部审核员资格的人员5-10人,组成审核组。 3.3.3.2 编制审核计划。主要包括:目的、性质、范围、依据文件、涉及部门、审核组成员、审核的具体时间、首次会议和末次会议时间。审核计划应报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 3.3.3.3 在现场审核前,应召开审核组准备会: 3.3.3.3.1 明确审核任务,提出审核要求,确定审核依据; 3.3.3.3.2 研究现场审核中将遇到的问题; 3.3.3.3.3 强调审核内容,突出重点,防止重复。 3.3.3.4 应提前一周向受审核单位发出《审核日程安排表》,受审核单位应积极作好审核前的准备。如对审核安排有异议,应在审核前三天通知审核组,协商后再做调整。 3.3.3.5 编写检查表。检查表由审核组成员编写。 3.3.3.5.1 组织审核员学习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熟悉审核的范围和内容。 3.3.3.5.2 编写检查表时,应考虑受审核单位的主要计量职能。 3.3.3.5.3 检查方法应确定抽样数量,样本量控制在3~10个,既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又要考虑审核时间。 3.3.4 审核实施 3.3.4.1 召开首次会议 受审核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应到会。首次会议的形式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之一进行,视具体实际情况而定。 3.3.4.1.1 利用公司早会进行,由动控部领导进行布置、安排,填写记录。3.3.4.1.2 召开专门会议,由审核组组长主持,对审核工作进行布置安排。 3.3.4.1.3 首次会议应签到并做好记录。 3.3.4.2 进行现场审核 3.3.4.2.1 受审方应按审核组要求,指定引导员,配合审核员开展工作。 3.3.4.2.2 现场审核应以事实为依据,以体系文件及有关的规定为准绳。 3.3.4.2.3 询问有关的人员,确认是否理解和掌握公司的计量方针和目标、本岗位的职责、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等。 3.3.4.2.4 观察有关岗位的实际操作,工艺参数是否符合规定,测量设备标识、管理状态是否符合规定。 3.3.4.2.5 检查有关的文件和记录,确认是否符合有关文件的规定。 3.3.4.2.6 记录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