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届内蒙古通辽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4-01约9.32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届内蒙古通辽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遗传信息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糖核酸和蛋白质都属于基因表达产物

B.翻译过程中能与mRNA发生碱基配对的分子不含氢键

C.当核糖体到达mRNA的终止密码子时,多肽合成就结束

D.RNA聚合酶发挥作用时,首先与DNA的某一启动部位结合

2.下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II、III、IV、X、Y表示染色体,基因A、a分别控制灰身和黑身,基因R和r分别控制红眼和白眼。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果蝇细胞一个染色体组组成是II、III、IV、X或II、III、IV、Y

B.该对果蝇杂交后得到的F1代中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

C.若该雌果蝇含A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则该对果蝇杂交后得到的F1有16种基因型

D.II号、III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处理花生种子匀浆,不会出现紫色

B.核酸分子中嘌呤数和嘧啶数相等

C.正常情况下,神经元兴奋前后细胞内的Na+浓度都低于组织液的Na+浓度

D.人体吸收纤维素分子后,在内环境中水解为葡萄糖分子供细胞利用

4.下图为生物体内3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①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最可能存在于叶肉细胞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B.②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吡罗红可使其呈现红色

C.③的合成总是伴随着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②和③的分子组成上都含有五碳糖

5.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机体可产生的免疫反应是()

A.吞噬细胞处理结核杆菌后,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

B.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刺激T细胞,使其增殖分化

C.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靶细胞,并使其裂解死亡

D.浆细胞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6.下列有关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明显缩短DNA分子复制所需要的时间主要是依靠半保留复制方式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捕食者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能避免生态系统中出现占绝对优势的物种

D.高等动物体内性激素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能使性激素的含量不至于过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国家标准规定每毫升鲜奶产品中大肠杆菌数不得超过个,鲜奶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可用滤膜法来测定,流程为:用滤膜过滤1ml待测牛奶→牛奶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伊红美蓝的培养基(EMB培养基)上培养→统计菌落数目。

(1)制备培养基:培养基中能够同时提供氮源和碳源的是_____________(填“蛋白胨”“乳糖”或“”),从培养基功能上划分,EMB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

(2)为检测该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对于该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

(3)培养与统计: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选择颜色为_____________的菌落数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培养时间

12h

24h

平板

对照组

1

2

3

对照组

1

2

3

大肠杆菌菌落数(个)

0

132

121

145

0

132

121

145

其他细菌菌落数(个)

112

253

222

244

112

253

222

244

(4)培养12h和24h的大肠杆菌菌落特征有何差异?_____________。

(5)根据表中的数据不能判断该鲜奶样品中的大肠杆菌数是否超标,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8.(10分)下图为某海岸生态护坡及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在建造海岸生态护坡前,采用样方法调查此地的某植物的种群密度,运用此方法要保证取样时_____,避免掺杂任何主观因素。

(2)上图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结构。

(3)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同化量(图中字母代表)如上图,沙氏变色蜥在食物中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4)若在某年有新物种迁入,其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在第十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31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