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异烟肼雾化吸入疗法在支气管结核治疗中的疗效观察.doc

发布:2018-01-27约2.1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异烟肼雾化吸入疗法在支气管结核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刘峰(辽宁省锦州市传染病医院 121017)   【摘要】目的:探讨异烟肼雾化吸入疗法在支气管结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5例支气管结核患者按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抗结核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异烟肼雾化吸入,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痰检阴转率、临床症状改善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IL-2、IL-10及TNF-alpha;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异烟肼雾化吸入疗法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痰检阴转率和临床疗效,在支气管结核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异烟肼 支气管结核 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8-0204-01   支气管结核是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结核病,本文在全身抗结核化疗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雾化吸入异烟肼,通过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探讨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支气管结核患者75例,年龄在31-64岁之间,男48例,女27例,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男31例,女17例,平均年龄(39.8plusmn;2.7)岁,支气管镜检查Ⅰ-Ⅱ型27例,Ⅲ-Ⅳ型17例,痰检阳性35例,发热30例,伴支气管扩张症10例,肺不张6例;对照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41.2plusmn;2.5)岁,支气管镜检查Ⅰ-Ⅱ型19例,Ⅲ-Ⅳ型12例,痰检阳性22例,发热18例,伴支气管扩张症7例,肺不张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2H3R3Z3E3/4H3R3全身抗结核化疗方案,强化期治疗和巩固期治疗时间分别为2个月及6个月,强化期治疗期间口服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及盐酸乙胺丁醇(E),异烟肼(H)口服剂量为0.25g,1次/d,利福平(R)口服剂量为0.40g,1次/d,吡嗪酰胺(Z) 口服剂量为0.70g,2次/d,盐酸乙胺丁醇(E) 口服剂量为0.70g,1次/2d,巩固期仅口服异烟肼和利福平[1],口服剂量同强化期,但将口服间隔时间变为1次/2d,痰涂片检查转阴者可停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异烟肼,每次雾化吸入剂量为0.15g,吸入治疗时间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后行X线片及支气管镜检查,观察炎性病灶吸收及气管水肿、充血消退情况,同时观察咳嗽、胸痛及喘鸣音等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期间行痰菌转阴检测及血清炎性因子IL-2、IL-10、TNF-alpha;水平检测;根据以上观察指标判断临床疗效:显效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痰菌检测呈阴性;有效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临床症状改善显著,痰菌检测呈阴性;无效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临床症状无改善,痰菌检测呈阳性[2];将显效和有效的例数视为临床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2。   表1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n(%)]   3 讨论   支气管结核局部治疗方法有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和经纤支镜局部治疗,其中雾化治疗具有安全、简便、直接作用病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从本文实验结果看,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X线片检测及痰检结果显示,观察组炎性病灶吸收情况及痰检转阴率均大于对照组,因而本文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7.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80.6%,由此可见,异烟肼经雾化吸入可直接到达病灶,使病灶内药物局部浓度维持在高位,而其它组织器官中的药物浓度较低,这不仅可以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有利于降低药物作用于其他组织器官时引起的不良反应,加之雾化吸入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费用低等优点,使其成为支气管结核治疗的最佳方案,尤其是医疗条件差的基层医院,更适宜使用雾化吸入疗法。   参考文献   [1]陈中书,张阳德,邓展生,等.148例支气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