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煤气基础知识.ppt

发布:2019-06-30约3.3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煤气的基础知识;目录;煤气的组成;煤气的发热量 煤气的发热量,是指完全燃烧一标准立方米煤气时所释放出的热量。发热量有高发热量和低发热量之分。 高发热量:单位燃料完全燃烧后,将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汽冷却到零度的水所放出的热量也计算在内的发热量,用Q高表示。 低发热量:单位燃料完全燃烧后,将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汽冷却到20℃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低发热量,用Q低表示。 在副产煤气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煤气中所含的可燃成分,将各种可燃成分的低发热量及百分比带入低发热量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不同煤气的发热量。 ;煤气的分类;高炉煤气(BFG);2. 高炉煤气的性质 高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重度为1.5千克/米3左右,发热量较低在750-1000大卡/米3之间,理论燃烧温度为1500℃左右,着火点700℃左右。高炉煤气中含有30%左右的CO,如泄漏出来极易造成人身中毒。高炉煤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到一定的比例,遇到明火或700 ℃以上的高温就会发生爆炸。 组成如下: H2 :1.6% N2 :56% CO :24.3% O2 :0.2% CO2:17.9% 由于其发热值较低,所以很少单独在加热炉上使用,一般都与高热值煤气混合使用,或者经过高温预热空气和煤气后使用.;焦炉煤气(COG);焦炉煤气的性质 净化的焦炉煤气是无色的,有臭味的有毒气体。重度在0.4-0.5千克/米3之间,发热量在4000大卡/米3左右,着火温度为550-650℃,理论燃烧温度2150 ℃左右。焦炉煤气与空气混合到一定的比例遇到明火或550以上的高温就会发生强烈的爆炸。 焦炉煤气成分为例: H2 :52.2% CH4: 23.3% N2 :6.6% CO :7.4% O2 :0.1% CO2:7.4% CnHm: 3% 虽然其成分中含有CO的量比较少,但是也会造成人身中毒事故。从上面可以看出,由于其成分中大部分是含有高发热量的H2和CH4,所以其具有很高的发热量。 ;转炉煤气(LDG);转炉煤气的性质 转炉煤气中的CO含量可达到50%-70%,转炉煤气极易造成人身中毒事故,爆炸范围更广。其发热量在1700-2000大卡/米3。 转炉煤气的回收期分三个阶段,前期(2分钟)、中期(8-10???钟)、后期(2分钟) 。转炉安有检测CO及O2的含量决定了回收的时机。回收的转炉煤气送入转炉煤气柜,然后供钢厂自用。;发生炉煤气;煤气中毒的概念 煤气中使人中毒的成分有CO、H2S和一些重碳氢化合物、苯酚等,其中以CO的毒性最大。 一氧化碳的中毒机理 CO是一种窒息性毒气,被吸入后,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由于它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240倍,故人体吸入CO后即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阻碍了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又不易解离,解离速度比氧合血红蛋白慢3600倍。;发生煤气中毒事故的原因 1、煤气设备存在严重缺陷时,因煤气泄漏而发生中毒。 2、缺乏安全意识,在煤气设备附近休息、打盹、睡觉。 3、在停送煤气或煤气作业区域,不注意风向,或设备的残 留煤气处理不彻底,没有严格执行检测、检查制度。 4、在煤气区域作业,当煤气超标时,强行蛮干,不戴防毒 面具,不进行强制通风等。 5、用水封煤气管道、设备时,由于水压低,煤气倒串到水 管中,引起中毒。 6、煤气管网压力波动大,或煤气压力超过水封高度要求 时,造成水封水位被击穿,煤气泄漏。 7、煤气区域的管道、设备附近未设明显警示标志,致使他 人贸然进入煤气区域或乱动煤气设备设施。;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 从事煤气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煤气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 煤气区域应悬挂明显的安全警示牌,以防误入造成中毒。 1、不要在煤气设备附近休息、打盹、睡觉。 2、不要在挂“煤气危险禁止逗留”的标牌地方停留。 3、不要在超过卫生标准的煤气区域工作而不又戴防毒面具。;国标规定的一氧化碳浓度与对应的允许工作时间;CO中毒的症状及处理 一般可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三种情况。 1、轻度中毒:出现头痛、头昏、头沉重感、恶心、呕吐、全新疲乏无力、耳鸣、 心悸、神志恍惚。可直接送附近卫生所或医院治疗。 2、中度中毒:呼吸困难、心率加速,昏迷。立即在现场补给氧气,待中毒者恢复知觉,呼吸正常后,送医院治疗。 3、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