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煤气基础安全知识教材.pptx

发布:2025-03-13约9.77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煤气基础安全知识

编制:卢振方

审核:康严军、余慧

批准:史二明

日期:2015年11月

提要目录

一、煤气安全重要性

二、煤气的危险性

三、停送煤气作业

一、煤气安全重要性

煤气是冶金生产的副产品和重要能源,生产

和使用量大。冶金煤气主要有焦炉煤气、高炉煤

气、转炉煤气。炼焦炭时产生的煤气叫焦炉煤气;

将焦炭送到高炉去炼铁,它是作为还原剂使用的,

把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焦炭就生成了煤气----

高炉煤气;还原过程中有多余的炭浸入,铁含炭

高,需要脱炭,脱炭即为炼钢,脱炭产生煤气----

转炉煤气。炼焦、炼铁、炼钢过程中煤气的发生

量很大。

煤气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

煤气重大死亡事故多

2010年普阳钢铁转炉煤气中毒事故造成21人

死亡,9人受伤。

2008年港陆钢铁高炉煤气中毒事故造成17人死

亡,27人受伤

煤气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

2013年山东博兴焦炉煤气柜爆炸事故造成10人

死亡,33人受伤。

以此可见煤气安全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

二、煤气的危险性

中毒

着火

爆炸

煤气中毒

一氧化碳是剧毒性的窒息性毒物,主要是破坏人

体的供氧过程,从而引起各种缺氧窒息的症状。

煤气中毒机理(窒息性中毒)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易与血液中血红

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其对血红蛋白的亲

和力远远大于氧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两者相差约

24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解离速度很慢,相当于

氧合血红蛋白解离速度的1/3600左右,这样使体

内的血红蛋白失去了与氧结合的能力,即丧失了

携氧的能力,因而造成机体组织缺氧。

煤气中毒

CO中毒程度分级

中毒的轻重与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有

关,而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又与中毒现场中一氧

化碳浓度、接触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同时,中

毒轻重程度也与中毒者的健康情况、劳动强度、

高温、高湿等有密切关系。一氧化碳中毒程度可

分为:轻、中、重度中毒。

煤气中毒

轻度中毒从表面上看,中毒者与一般正常人区别

不大,但中毒者心跳加快,精神不振,头痛,眩

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经吸入新鲜

空气后便能使以上症状消失,血液中的碳氧血红

蛋白浓度在10%~20%。

中度中毒轻度中毒症状逐渐加重,病人呈嗜睡状

态,并逐步进入昏迷或出现虚脱,出现面色潮红,

呼吸、脉搏加快,可能有抽搐。如抢救及时也能

较快苏醒,一般不留有后遗症,血液中的碳氧血

红蛋白浓度在30%~40%。

煤气中毒

重度中毒

昏迷程度加深,出现呼吸困难及潮式

呼吸,四肢冰冷,脉搏细弱,皮肤黏膜呈樱红色,

常因呼吸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并常伴有高热、

脑水肿、肺水肿,此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

在50%以上。严重病例治疗后尚有可能遗留中枢

神经系统损害,精神失常,智力障碍,瘫痪失语

等。

煤气中毒

常见的煤气中毒事故

(1)检修设备与运行的煤气设备未可靠切断,煤

气窜入;

(2)检修设备未充分置换,残存煤气;

(3)带煤气作业(抽堵盲板、开闭眼睛阀、操

作插板等)不戴呼吸器

(4)作业前,对于作业区域的CO浓度未检测;

作业中,也未予监测。

(5)在超过卫生标准的煤气区域长时间工作;

煤气中毒

(6)由于煤气倒窜到停运的蒸汽及水管内,引

起汽、水用户中毒事故;

(7)管网系统压力波动过大,超过水封安全要

求造成水封压穿,煤气泄露;

(8)放散的煤气飘逸、积聚于人员活动处.

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事故的处理

(1)在保存自身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迅速将中毒

人员脱离煤气区域,到空气新鲜地方;

(2)力所能及地进行现场抢救;

(3)报警;

报警电话:煤气防护站:8120

总调度室:80008999

救护车:9120

安环生产部安全科:8221

煤气中毒

(4)事故点警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