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wzc 核酸 习题.doc

发布:2017-01-14约1.72万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核酸化学一、名词解释 1.核苷(nucleoside):是由嘌呤或嘧啶碱基通过共价键与戊糖连接组成的化合物。核糖与碱基一般都是由糖的异头碳与嘧啶的N-1或嘌呤的N-9之间形成的β-N-糖苷键连接的。 2.核苷酸(nucleotide):核苷的戊糖成分中的羟基磷酸化形成的化合物。 3.cAMP(cyclic AMP):3ˊ,5ˊ-环腺苷酸,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由于某些激素或其它分子信号刺激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环化形成的。 4.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linkage):一种化学基团,指一分子磷酸与两个醇(羟基)酯化形成的两个酯键。该酯键成了两个醇之间的桥梁。例如一个核苷的3ˊ羟基与另一个核苷的5ˊ羟基与同一分子磷酸酯化,就形成了一个磷酸二酯键。 5.脱氧核糖核酸(DNA , deoxyribonucleic acid):含有特殊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的聚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之间是通过3ˊ,5ˊ-磷酸二酯键连接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6.核糖核酸(RNA , ribonucleic acid):通过3ˊ,5ˊ-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特殊核糖核苷酸序列的聚核糖核苷酸。 7.查格夫法则(Chargaffs rules):所有DNA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摩尔含量相等,(A=T),鸟嘌呤和胞嘧啶的摩尔含量相等(G=C),即嘌呤的总含量与嘧啶的总含量相等(A+G=T+C)。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的特异性,但没有组织和器官的特异性。另外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态和环境的改变都不影响DNA的碱基组成。 8.DNA双螺旋(DNA double helix): 一种核酸的构象,在该构象中,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彼此缠绕形成一个右手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磷酸与糖基在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假想的中心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核苷酸之间的夹角是36°,每对螺旋由10对碱基组成,碱基按A-T, G-C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连系。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力主要是碱基堆积力。双螺旋表面有两条宽窄、深浅不一的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 9.DNA超螺旋(DNA supercoiling):DNA本身的卷曲,一般是DNA双螺旋的弯曲,包括负超螺旋或正超螺旋的结果。 10.DNA变性(DNA denaturation):DNA双链解链分离成两条单链的现象。 11.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当双螺旋DNA融解(解链)时,260nm处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 12.减色效应(hypochromic effect):随着核酸复性,紫外吸收降低的现象。 13.核酸内切酶(endonuclease):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中能够水解核酸分子内磷酸二酯键的酶。 14.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从核酸链的一端逐个水解下核苷酸的酶。 15.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一种在特殊核苷酸序列处水解双链DNA的内切酶。 16.重组DNA技术(recombination DNA technology):也称之基因工程(genomic engineering)。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载体,按照预先设计的要求,将一种生物的某种目的基因和载体DNA重组后转人另一生物细胞中进行复制、转录和表达的技术。 17.基因(gene):也称之顺反子(cistron)。泛指被转录的一个DNA片段。在某些情况下,基因常用来指编码一个功能蛋白或RNA分子的DNA片段。 18.退火(annealing): 即DNA由单链复性变成双链结构的过程。来源相同的DNA单链经退火后完全恢复双链结构,异源DNA之间、DNA和RNA之间退火后形成杂交分子。 19.解链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双链DNA融解彻底变成单链DNA的温度范围的中点温度。 二、单项选择题 ( 1 )1.自然界游离核苷酸中,磷酸最常见是位于 ①戊糖的C-5′上;????????????? ②戊糖的C-2′上 ③戊糖的C-3′上?????????????? ④戊糖的C-2′和C-5′上 ( 4 )2.可用于测量生物样品中核酸含量的元素是: ①碳;??????? ②氧;????????? ③氮;????????? ④磷 ( 1 ) 3.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 ①尿嘧啶;?????? ②胞嘧啶;??????? ③鸟嘌呤;???????? ④胸腺嘧啶 ( 4 ) 4.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①糖苷键;??? ②2′,5′磷酸二酯键;???? ③肽键;???? ④3′,5′磷酸二酯键 ( 2 ) 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