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7下历史3单元复习提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明朝
时间:1368年——1644年 建立者:朱元璋 都城:应天
背景: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连年,饥寒交迫的农民起义反元。
强化君权
1 政治:(1)中央:废除丞相,命六部分理朝政;设殿阁大学士,后称内阁大学士;
(2)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十三布政使司;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掌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2 思想:八股取士
内容:四书和五经
积极作用:使科举考试更加规范化,考官有相对固定的评卷标准。
消极影响:形式呆板僵化,内容陈旧空洞,严重束缚了考生的思想。
定义:以写作八股文为主要内容进行的科举考试。
3 对官员和百姓管理: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
设立时间: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明宪宗设立西厂。
目的:进一步加强对管理和百姓的控制。
郑和下西洋 (1)时间:1405~1433年 (2)特点: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
(3)地点: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4)目的:为了促进中国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
(5)影响:开辟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加强了中国与亚洲及非洲各国的友好往来与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戚继光抗倭
(1)原因: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开始有组织的骚扰中国沿海地区
(2)背景:明朝中期,海防松弛。
(3)戚家军特点:纪律严明,骁勇善战。
(4)平定时间及地点:1561年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浙江境内的倭寇;随后戚继光与俞大猷配后消灭福建和广东的倭寇,几年后平定倭患。
(5)胜利的原因:1.是正义的战争2. 纪律严明,骁勇善战。3.作战方法灵活
4.俞大猷配合
四、葡萄牙侵占澳门 (1) 时间;1553年 (2)手段:贿赂的手段,租借的名义。
(3)性质:直接侵占我国领土的先例。 (4)回归时间:1999.12.20
后金
建立时间:1616年 建立者:努尔哈赤 都城:盛京
一 努尔哈赤功绩 (统一女真各部 、建立了后金)
清朝
建立时间:1636 建立者:皇太极 都城:盛京 民族:满洲族
明朝灭亡时间:1644年 明朝灭亡者:李自成
皇太极功绩
改革内政,发展经济。
对外征服了蒙古和朝鲜,实力更强大
在盛京正式称皇帝改国号为清。
改族名为满洲
清朝加强中央专制政权的措施
政治上:(1)军政机构基本沿袭明朝的建制。
(2)设立军机处的时间:雍正皇帝时。目的:以军事需要。职权:内政外交, 军政大事,是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作用:提高办事效率,处理政务迅速、机密,是清朝君主集权的得力工具。
思想上:文字狱
目的:为了控制思想,维护满足在全国的统治。
盛行时间:康熙、雍正、乾隆
危害:遏制言论,禁锢思想,制造了令人恐怖的气氛,严重阻碍了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
郑成功收复台湾
入侵时间:1624年 1)殖民者:荷兰 2)收复时间:1662年
3)影响:1.沉重的打击了荷兰的殖民势力,
2.遏制了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张的脚步,
3.保障了东南沿海的安宁,
4.捍卫了民族独立,
5.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
4)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原因:
1、公元230年。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
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