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章习题解答.doc

发布:2016-01-04约5.14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3.1 两同频率的正弦电压,,求出它们的有效值和相位差。 解:将两正弦电压写成标准形式 , 其有效值为 , 3.2 已知相量,试写出它们的极坐标表示式。 解: 3.3 已知两电流 ,若,求i并画出相图。 解:,两电流的幅值相量为 , 总电流幅值相量为 相量图如右图所示。 3.4 某二端元件,已知其两端的电压相量为,电流相量为,f=50HZ,试确定元件的种类,并确定参数值。 解:元件的阻抗为 元件是电感,, 3.5 有一10μF的电容,其端电压为,求流过电容的电流i无功功率Q和平均储能WC,画出电压、电流的相量图。 解:, 电流超前电压90°,相量图如右图所示。 QC=-UI=-220×0.69=-152Var 3.6 一线圈接在120V的直流电源上,流过的电流为20A,若接在220V,50HZ的交流电源上,流过的电流为22A,求线圈的电阻R和电感L。 解:线圈可看作是电感L与电阻R的串联,对直流电,电感的感抗等于0,故电阻为 通以50Hz的交流电时,电路的相量模型如右图所示 3.7 在题3.7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和A2的读数分别为I1=3A,I2=4A, (1)设Z1=R,Z2=-jXC,则电流表A0的读数为多少? (2)设Z1=R,则Z2为何种元件、取何值时,才能使A0的读数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设Z1=jXL,则Z2为何种元件时,才能使A0的读数为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解:Z1、Z2并联,其上电压相同 (1)由于Z1是电阻,Z2是电容,所以Z1与Z2中的电流相位相差90°,故总电流为,A0读数为5A。 (2)Z1、Z2中电流同相时,总电流最大,因此,Z2为电阻R2时,A0读数最大,最大电流是7A,且满足RI1=R2I2,因此 (3)Z1、Z2中电流反相时,总电流最小,现Z1为电感,则Z2为容抗为XC的电容时,A0读数最小,最小电流是1A,且满足3XL=4XC,因此 3.8 在题3.8图所示的电路中,I1=5A,I2=5A,U=220V,R =XL,求XC、XL、R和I。 解:由于R=XL,故滞后,各电压电流的相量图如图所示。由于I1=I2sin45o,所以I1、I2和I与同相,且I=I1=5A。 , 3.9 在题3.9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R1=R2=10Ω,L=31.8mH,C=318μF,f=50HZ,U=10V ,求各支路电流、总电流及电容电压。 解:XL=ωL=314×31.8×10-3=10Ω, 电路的总阻抗 Z=(R1+jXL)||(R2-jXC) = 设,则 , 3.10 阻抗Z1=1+jΩ,Z2=3-jΩ并联后与Z3=1-j0.5Ω串联。求整个电路的等效阻抗和等效导纳。若接在的电源上,求各支路电流,并画出相量图。 解:等效阻抗 等效导纳 接上电源后 电压、电流相量图如图所示。 3.11 在题3.11图所示的移相电路中,若C=0.318μF,输入电压为,欲使输出电压超前输入电压,求R的值并求出。 解: 由分压公式得 欲使超前,复数R-j10000的辐角应为-30°,即 3.12 已知阻抗Z1=2+j3Ω和Z2=4+j5Ω相串联,求等效串联组合电路和等效并联组合电路,确定各元件的值。设ω=10rad/s。 解:Z=Z1+Z2=6+j8Ω,等效串联组合电路参数为 R=6Ω,X=8Ω 电抗元件为电感, 等效并联组合电路参数 , , 电抗元件为电感, 3.13 在题3.13图所示电路中,U=20V,I1=I2=2A,u与i 同相, 求I、R、XC和XL。 解:与相位相差90°,故,由I1=I2得,超前45°,由于与同相,而垂直,所以垂直,又 =+,所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相量图如图所示。 ,, , 3.14 用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求题3.14图所示电路中的,。 解: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3.15 求题3.15图所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 解:(a)由弥尔曼定理可得 (b)ab端开路时,,故 用短路电流法求等效阻抗,电路如图所示,对大回路有: , ,, 3.16 求题3.16图所示电桥的平衡条件。 解:由电桥平衡条件公式得 由复数运算规则得 ,即 3.17 题3.17图所示电路中,,,用叠加定理求。 解:单独作用时 单独作用时,由分流公式得 3.18 题3.18图所示电路中,IS=10A,ω=5000rad/s,R1=R2=10Ω,C=10μF,μ=0.5,求电阻R2中的电流I。 解:设,则 对右边一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