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的性质.doc

发布:2017-03-14约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教案(1) 授课 班级 高一学生 授课 时间 45min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杨 佳 课题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教 学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属于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科学探究内容。本节内容既是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的认识。又为化学2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打下重要的基础。 学生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和科学探究,了解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通过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学生主要通过实验,讨论获得金属的化学性质,安排探究实验内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学生便可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因此,学习好本章非常重要。 学 生 分 析 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知道了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概念,能正确区分酸碱盐,能正确选用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能力方法基础:学生具有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初步能力,具有使用常见仪器进行实验操作的初步能力,具有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的初步能力。但学生观察能力尚有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辞不达意。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3)情感态度基础:学生具有开展实验探究的欲望和热情,具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体验。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演示实验比较掌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差异,了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用途; (2)提高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运用探究活动,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讨论交流、使学生不断获取新知。 教 学 目 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碳酸钠、碳酸氢钠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侯氏制碱法的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树立努力学习为国争光的志向。 (3)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5)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重 点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解度、热稳定性、与盐酸反应的性质差异 难 点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不同的本质原因 教 具 仪器和材料:相同试管(2支) 胶头滴管 烧杯 气球(2个,大小相 同,颜色不同) 药品:碳酸钠 碳酸氢钠 盐酸溶液 教 学方 法 探究法 观察法 实验法 比较法 归纳法 讲授法 多媒体教学辅助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环节一】 导 入 课 题 生活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应用 【导课】 碳酸钠俗名纯碱,也叫苏打,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为什么家庭厨房中常备有这两种物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有哪些主要性质 发散思维,大胆联想,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由生活情境提出问题来导入化学内容,直奔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 在 水 中 溶 解 性 探 究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性及其酸碱性 2.Na2CO3:白色粉末 NaHCO3:白色晶体 3.Na2CO3 溶解快而且全部溶解 NaHCO3 溶解慢而且少 【结论】溶解度Na2CO3NaHCO3 碱性Na2CO3NaHCO3 【知识过渡】 1.二者均为碳酸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为苏打,相对分子质量小的为小苏打,他们就像两兄弟。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两兄弟的庐山真面目(陈列药品、课件图片展示) 【问1】请大家描述一下它的颜色状态,并进行比较 【补充完善学生的回答】 从外观上看固体试样没多少区别,那它们的溶液呢?我们一起来看:(1)取等量的固体分别装于两支试管;(2)各加入2~3mL蒸馏水;(3)观察实验现象[将同学分为两边,每边摸一支试管大家] 【评价学生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