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急性冠脉综合征.pdf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一一急性冠脉综合征
1范围
木指南提出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辨证论治、预防与调护的建议。
本指南用于18周岁以上人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合心病科、中医科、中医基层医师等相关科室临床医师使用。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用于本指南。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急性ST段抬
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医是指以胸部绞痛、闷痛、刺痛,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或者为剧烈而
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李、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
一种疾病。
3.临床诊断
3.1西医诊断
急性冠状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
型心绞痛。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
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5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华医学会心血管病
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
疗指南(2007)》⑵。
3.2中医诊断
参照《中医内科学》⑶、中XX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及
真心痛、胸痹心痛重症临床特征进行诊断及证候分类。
3.2.1病名诊断
(1)左侧胸膺或膻中处突发憋闷而痛,疼痛性质主要为绞痛、闷痛或刺痛,疼疲常可
窜及肩背、前臂、咽喉、胃脱部等,甚者可窜及手少阴、手厥阴经循行部位延至中指或小指,
常兼心悸。
(2)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气候变化,情志波动,暴饮暴食,劳累过度等因素而诱发。
亦可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3.2.2证候分类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芸证候诊断,主要通过临床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到的信息进行
辨证,可以结合中医辨证体系中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X液辨证,证素辨证相结合。
其临床的主要症状是胸痛。
3.2.2.1寒凝心脉
心胸绞痛,胸痛彻背,胸闷气短,心悸不X,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舌质淡第,苔白腻,
脉沉无力,迟缓,或结代。
3.2.2.2气虚血瘀
心胸刺痛或者隐痛,时作时止,胸部闷滞,则加直,伴短气乏力,汗出心悸,舌体胖
大,边有齿痕,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脉弦细无力。
3.2.2.3痰瘀互结
心胸部位憋闷刺痛,心悸,咳嗽、气喘不能平卧,咯白色泡沫痰,量多。伴面色晦暗,
口唇发细,四肢欠温,下肢浮肿,舌淡紫,有齿痕,苔白滑,脉细涩或者兼数。
3.2.2.4正虚阳脱
心胸绞痛,胸中憋闷,或有窒息感,喘促不X,心慌.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烦躁不安,
或表情淡漠;重则神识昏迷,四肢厥冷,口开目合,手敬遗尿,脉疾数无力,或脉微欲绝。
3.3中医鉴别诊断
3.3.1胃脱痛
胃肮痛的疼痛部位在上腹胃院部,局部可有压痛,以胀痛、灼痛为主,持续时间较长,
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多伴有泛酸暧气、恶心呕叶.、纳呆等症状。胸痹心痛之不典型者多表
现为胃腕部疼痛,常伴有心悸怔忡、短气乏力等症状,休息或服用药物后可缓解。
3.3.1悬饮
悬饮之胸痛多表现为胸胁攻撑胀痛,持续不解,且疼痛随呼吸、咳唾、体位变化而加重,
常伴有咯痰、喘息等呼吸系统症状,多有呼吸系统疾病史。胸痹心痛之胸痛,疼痛呈发作性,
持续时间短暂,可痛引左肩背或左臂内侧,常于受寒、情绪变化、饱餐、劳累时突然发作,
休息或服用药物后可缓解。
3.4西医鉴别诊断
3.4.1稳定型心绞痛
胸痛常由体力劳或情绪激(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诱发,饱食、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