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卡夫卡(变形记)中的荒诞色彩.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2012年-2013年第1学期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
题 目:浅析《变形记》中的荒诞艺术
专业年级: 汉语言文学10级
姓 名: 陈 蓉
学 号:
任课老师: 孙 慧
日 期: 2013-1-3 浅析《变形记》中的荒诞艺术
摘要:《变形记》是卡夫卡用荒诞的艺术为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异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谱写的一曲哀歌,苍凉而悲壮。细读《变形记》,从故事的情节、语言的描写以及荒诞讽刺背后的艺术真实,我们不难看出,在这种荒诞艺术背后,作者对现代社会以及人类整体生存方式的思考和批判。
关键词:变形记 荒诞 结构 语言 真实
《变形记》叙述了一个荒诞的故事,把一件本应令人十分惊诧的怪事,写得平淡无奇。无论是故事的主人公还是作家本人,对“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件事不露半点惊奇之感。人变甲虫本来就够荒诞,而人们对这种悲剧性的变化竟无动于衷,这就更说明世界的荒诞,让人体验到孤独与荒凉。但优秀的小说往往具有预言的性质,这看似完全脱离经验世界的作品原是来自经验世界并指向经验世界的。小说看似荒诞无稽,实则写尽了一个卑微地挣扎在尘世间的灵魂的辛酸,更是一个时代的人的沦落与异化的真实演绎,有着不争的真实性,形象地表现了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从事的职业是如何压迫着人的精神与肉体,是如何贬低了人作为人的价值,夺走了人的自由和支配自己的权利。
细读全文,从顶梁柱般的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件荒唐的事件本身及格里高尔的家人对待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的种种态度,我们可以看到隐藏于卡夫卡高明的荒诞艺术背后的许多被资本主义西方“文明”异化的人与人之间刻薄微凉的关系,以及《变形记》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某种痛苦无奈。
一、情节的荒诞
“当格里高尔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跳蚤。他的背成了钢甲式的硬壳,他略一抬头,看见了他的拱形的棕色的肚皮。肚皮僵硬,呈弓形,并被分割成许多连在一起的小块。肚皮的高阜之处形成了一种全方位的下滑趋势,被子几乎不能将它盖得严实。和它身体的其它部位相比,他的许多腿显得可怜的单薄、细小,这些细小的腿在他跟前,在他眼皮下无依无靠地发出闪烁的微光。”文章的开头这么写到。
资本主义时代,西方工业文明轰隆隆的到来,不容考虑的渗透到了每一个西方人的生活之中。在看似繁华的城市文明背后,“人”开始悄悄异化。为了夸张而又真实的再现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异化,卡夫卡设计了一个荒唐的故事,一个人被异化为虫的故事。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以前的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负责赡养父母,照顾妹妹。勤劳、善良的格里高尔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也因此受到家人的赞赏和尊重。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看似平凡的普通人,却在不自觉中被现实吞噬着。变成甲壳虫的格里高尔“有的只是无数细小的腿,它们一刻不停地向四面八方挥动,而他自己都完全无法控制”。当一个人的生命不再为自己主宰,而是因为现实的巨大压力而不得不一再妥协,直至完全丧失自我时,那么这个人就必将被现实所异化。格里高尔从人变虫是一种虚妄的荒诞,但正是这种极度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现实主义所写不出的味道。这就是荒诞的魅力。用于讽刺的荒诞,在心酸之余则更添了几分荒凉。格里高尔三番四次的想“冒一切危险来实现离床”,然而这个希望是“极渺茫的”。细细品味,我们不难得出,残酷的现实社会不正是束缚格里高尔的那张床么?现实的将人绑在“床”上,让人成为“床”的奴隶不得动弹。并且这种捆绑具有着潜在性与普遍性。《变形记》之荒诞的变形直指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异化人的本质,尖锐而犀利。
二、语言的荒诞
荒诞的语言是荒诞派小说最有力的武器,《变形记》便是如此。人被异化之后,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人际关系的异化。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存在在一个看似平静的生活中被掩盖。卡夫卡用许多精妙而荒诞的语言来表现这种异化后的人际关系,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被这种薄凉的人际关系痛心疾首,将批评和讽刺掩藏于看似荒诞的语言,从而令读者产生反思。
“他还没有进入房间,门立刻就关上了,还上了门闩,锁上了。背后这一系列的动作吓了他一跳,吓得他的那些小腿往里紧缩。这样迅速关门的人正是妹妹。”知道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不再具有任何价值甚至还会成为家庭的负担时,生活的面纱被掀开,一切的自私与丑陋都被暴露了出来。就像是一把锁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