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目标 掌握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熟悉其病因、并发症及预防。 了解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 PEM 新陈代谢异常 蛋白质:低蛋白血症 水肿 脂肪:消瘦 ,肝脏脂肪浸润及变性 碳水化合物:糖原不足 低血糖 水、盐代谢:脱水、低血钾、低血钙等 各系统功能低下 消化系统 食欲不振 , 腹泻 循环系统 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肢凉 泌尿系统 多尿、低比重尿 神经系统 表情淡漠、智力低下、学习困难 免疫功能 易感染 三(2)、临床分度 3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特点 Ⅰ Ⅱ Ⅲ 体重低于正常 15-25% 25-40% 40% 腹壁皮褶厚度 0.8-0.4cm 0.4cm 消失 身长 正常 稍低 明显低 消瘦 不明显 明显 皮包骨样 皮肤 正常 苍白松弛 苍白无弹性 精神 正常 轻度萎靡 抑制烦躁交替 肌张力 正常 降低 低下 临床分度 3岁以上儿童营养不良分 轻度 重度 体重低于正常 15%-30% 30% 六、诊断 促进消化 药物 中医治疗 其他 支持疗法 营养不良临床表现厌食乏力体重低,发枯皮皱精萎靡,肌松贫血免疫弱,脂肪减少体重轻。 营养不良治疗 蛋白热量多添食,帮助消化酶制剂, 微量元素维生素,血浆全血有价值。 小儿单纯性肥胖 一. 概 述 小儿单纯性肥胖(obesity)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的20%即可称为肥胖。 概述 小儿单纯性肥胖症在我国呈逐步增多的趋势,目前约占5%-8%。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且儿童期肥胖可延续至成人,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痛风等疾病,对本病的防治应引起社会及家庭的重视。 二. 病 因 能量摄入过多 活动量过少 遗传因素 其他 三. 临床表现 年龄:任何年龄,常见于婴儿期,5-6和青春期 食欲旺盛,喜吃甜食和高脂肪食物 常有疲劳感,气短或腿痛 肥胖—换氧不良综合征 体格检查 四. 实验室检查 肥胖儿甘油三酯、胆固醇大多增高,严重患者血清β 白蛋白也增高;常有高胰岛素血症,血生长激素水平减低,生长激素刺激试验的峰值也较正常小儿为低。肝脏超声波检查常有脂肪肝。 五. 诊 断 小儿体征为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10%-19%者为超重; 超过20%以上者可诊断为肥胖症; 20%-29%者为轻度肥胖; 30%-49%者为中度肥胖; 超过50%者为重度肥胖。 体块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是评价肥胖的另一种指标。 BMI是指体重(kg)∕身长的平方(M2)。 鉴别诊断 伴肥胖的遗传性疾病 Prader-Willi综合征 Laurence-Moon-Biedl综合征 Alstrom综合征 伴肥胖的内分泌疾病 肥胖生殖无能症(Frohlich syndrome) 其他内分泌疾病 六 治 疗 肥胖症的治疗原则是减少产热能性食物的摄入和增加机体对热能的消耗,使体内脂肪不断减少,体重逐步下降。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是两项最主要的措施,药物或外科手术治疗均不宜用于小儿。 饮食疗法 运动疗法 预 防 孕妇在妊娠后期要适当减少摄入脂肪类食物,防止胎儿体重增加过重;要宣传肥胖儿不是健康儿的观点,使家长摒弃“越胖越健康”的陈旧观念;父母肥胖者更应定期监测小儿体重,以免小儿发生肥胖症。 * * P o w e r B a r 中国专业PPT设计交流论坛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能量和/或蛋白质缺乏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 多见于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