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炉操作作业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作 业 指 导 书
回流炉焊接作业规范 编 号 第 1 版 第 0 次修改 生效日期 再流焊工艺流程
批准人签名 审核人签名 制定人签名 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制定日期 作 业 指 导 书
回流炉焊接作业规范 编 号 第 1 版 第 0 次修改 生效日期 1焊接前准备
检查电源开关和UPS电源开关,是否处于关闭位置。
熟悉产品工艺要求。
2.1开炉
打开总电源和排风机电源;
接通再流焊炉总电源;
打开UPS后备电源;
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启动设备,当设备完成系统自检后即可进行编程或调程序。
3.1编程或调程序
生产新产品需要编制程序,当生产老产品时只需要调出老程序即可。
3.1.1编程操作
登录密码;
按照操作规程打开程序表;
设置各温区的温度;
设置冷却区风速(量);
设置传送带(导轨)速度; 批准人签名 审核人签名 制定人签名 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制定日期
作 业 指 导 书
回流炉焊接作业规范 编 号 第 1 版 第 0 次修改 生效日期 设置传送导轨宽度(首先提高轨道高度(10MM以上)根据设备的不同配置进行调整,或电脑输入PCB宽度,或电动、手动调整宽度);导轨宽度应大于PCB宽度1~2mm,应保证PCB在导轨上滑动自如 ,。
如果是可调节风量的热风炉还要设置各温区的风速(量)。
4.1测实时温度曲线
4.1.1测温度曲线的仪器
根据再流焊设备的配置,有的设备自带的3~5根带耐高温导线的热电耦并自带测试软件,有的设备需要另外配置温度曲线采集器。
4.1.2测试步骤(请看回流温度曲线操作规范)
4.1.3实时温度曲线分析与调整(请看回流温度曲线操作规范)
5.1检验首件表面组装板的焊接质量
5.1.1检验方法、检验内容和检验标准
检验方法
首块表面组装板焊接质量一般采用目视检验,根据组装密度选择2~5倍放大镜或3~20倍显微镜进行检验。
检验内容
_检验焊接是否充分、有无焊膏融化不充分的痕迹; 批准人签名 审核人签名 制定人签名 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制定日期
作 业 指 导 书
回流炉焊接作业规范 编 号 第1 版 第 0 次修改 生效日期 _检验焊点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孔洞缺陷,孔洞的大小;
_焊料量是否适中、焊点形状是否呈半月状;
_锡球和残留物的多少;
_吊桥、虚焊、桥接、元件移位等缺陷率;
_还要检查PCB表面颜色变化情况,再流焊后允许PCB有少许但是均匀的变色。
检验标准
请参照SMT检验标准
5.1.2根据首块表面组装板焊接质量检查结果调整参数
调整参数时应逐项参数进行调整,便于分析、总结。
首先调整传送带的速度,复测温度曲线,进行试焊;
如果焊接质量不能达到要求,再调整各温区的温度,直到焊接质量符合要求为止。
6.1连续焊接
6.1.1首件焊接后的表面组装板经检验合格后可进行连续接
6.1.2步骤
批准人签名 审核人签名 制定人签名 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制定日期
作 业 指 导 书
回流炉焊接作业规范 编 号 第1 版 第 0 次修改 生效日期
经过贴装检验合格的表面组装板才可进行焊接;
将表面组装板平稳的放在网状传送带(或链条导轨)上;
注意观察温度参数的变化,温度变化范围应在±1℃~±5℃;
当生产线没有配置卸板装置的情况下,在出口处及时接板,防止表面组装板下滑(或跌落)碰撞元器件。
7.1检验
7.1.1对焊接后的每块表面组装板都要进行检验。
7.1.2检验方法、内容和标准同首件表面组装板检验。
7.1.3如有在线测设备,可直接按照在线测要求执行。
8.1停炉
8.1.1关机前检查,确保炉内没有运行的表面装板。
8.1.2一般情况下,启动冷态关机程序,炉温降低到90℃会自动关机。
8.1.3特殊情况下,可以打开炉盖加快冷却速度。
8.1.4关闭计算机和显示器。
8.1.5注意先关UPS后备电源,再关再流焊炉电源,最后关排风电源。
批准人签名 审核人签名 制定人签名 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制定日期
焊接前准备
测温度曲线
调整程序并复测温度曲线
调整传达送带宽度
编 程
焊接前准备
老产品焊接
调已有程序
开 炉
新产品焊接
焊 接
调整传达送带宽度
停 炉
首件表面组装板焊接并检查
首件表面组装板焊接并检查
检 验
开 炉
操 作 完 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