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全国)复习讲义:第六章 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专题三+微专题二+Word版含答案.docx

发布:2018-05-13约3.8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专题二 古诗选择题的选择[专题微语] 古诗赏析多项选择题是一种综合性考查题型,对考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思维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考生作选择时不是选不对,而是选不准。尤其是选不准得分最多的那项,以致得分不高。解决的办法是在平时多积累的同时,加强对这种题型的认识,尤其是针对题目的设误点作精准的应对之策,培养自己静心、细心的良好答题习惯。一、充分认识古诗选择题的题型特点1.考查全面。作为一道多项选择题,它主要是从词句的内容、结构、意象与意境、作者情感与主旨、艺术手法与效果等方面全面考查,集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于一题。2.设误细微。命题者采用曲解原意、弄错对象、无中生有、过度解读及随意引申等方式,把错误点放在选项的细微之处,尤其是多放在一两个词语上。3.读懂助手。虽说解答该题要全面、细致地阅读诗歌,但有时是边阅读边判断思考,无论是选择恰当的或不恰当的,错误总集中在选项的某一两处细节上,绝大多数选项内容是正确的,所以,答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准确理解诗歌的过程,题目答对了,诗歌也就基本上读懂了。因此,它是帮助理解诗歌的极好的“拐杖”,更有助于下一道主观题的解答。4.阶梯分值。五个选项中,最恰当的那项得分最高,较恰当的那项得分次之。考生不仅要选正确的,更要选最正确的才能得高分。二、掌握应对常见设误点的突破之道设误点一:词句解说不准,内容理解有误。命题者故意把诗歌中一些关键词语及句子的含意理解错误,特别是在写景状物的诗句解说中歪曲季节、时辰、地点等。应对之道:把词语、句子作为平常的文言词句进行翻译,同时进行相关联想,在头脑中复活诗句所说景物或事物,由此确定词义、句意到底是什么。另一方面,要将选项涉及内容与具体诗句对应,关注景物描写的时节、地点、特点,关注事件、人物、动作或评价。边练边悟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平 凉[明]李攀龙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帝子家。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描绘冷落、寂寥的天涯春色,荒芜的边城蒙上了一抹灰暗、冷峻的色调,寄情于景,景中有情。B.颔联不露雕琢痕迹,貌似平淡无奇,实则在特定图景中,包含着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沉回顾和感叹。C.颈联抚今追昔,借助想象,用精练的语言描绘出秦汉强盛时军队在边关塞外沙漠中驰骋作战的图景。D.本诗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如“宛马如云”,描绘出战马迅猛奔跑如彤云翻滚的情景,极具动态感。E.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从上到下,思绪随之起伏、推移,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叠之中闪耀出新的境界。答案 AC解析 A项首联描写的应是“平凉”春色。C项描绘的是明朝军队作战的情景。陕西为古秦地,诗中“秦兵”指明朝的军队。设误点二:情感理解有误,不明诗人意图。命题者故意在某些诗句、某个典故中的情感上设误,要么弄错情感基调,如把乐观说成悲观;要么在情感内涵上过度解读,任意拔高,把貌似正确的情感放进去;要么弄错情感表达的方式,把间接表达说成直接表达,把“明显”说成“含蓄”等。应对之道:在把选项与原诗进行对照分析时,一要注意诗句的陈述主体是否与选项所述一致;二要注意诗句中的词语、典故、意象,对其感情色彩进行深入感知;三要注意诗歌下面的注释,看注释有怎样的提示;四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敏感词语,如“悲苦”“喜悦”“直接抒发”“情感含蓄”等。边练边悟2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宋]辛弃疾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①,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②未如鸥鸟伴;经惯③,也应学得老渔蓑。注 ①居士:指未做官的士人,彼时稼轩正罢官家居,故聊以自称。②借使:即使。③经惯:经历一段自我修养。鉴赏 本词作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时稼轩仍闲居带湖。范廓之,即范开,辛弃疾的学生。据稼轩同时所作《醉翁操》题序知,范廓之将去临安应试。“游建康”,当是预拟之行。本词写送行而不流于感伤,明快爽朗,开人心胸。开篇点明离宴,似悲实旷;“但使”三句,语意尤为拓展,既情谊深厚,又胸怀开阔。下片寄语建康故人,而今归退田园,当略无宦海风波之虞。“听我”两句,谓人生离别本属无可奈何之事。尊:同“樽”,酒杯。“寄语”三句,寄语建康山水,“我”已再无风波之虞。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浑:全。风波:此指政治上的风波。“借使”三句:借使,即使;经惯,意指经历一段自我修养,已经习惯于隐居生活;渔蓑,指渔夫。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词为送友人范廓之而作,起句点明离宴,叹人生离别本属无可奈何之事。B.“但使”句,上承离别之情又有转折,情深意厚,与“无情”句形成对比。C.词人寄语建康水,自己归退不再怕“风波”,“风波”双关,暗指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