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宪制史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3-31约8.92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宪制史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100题)

1.中国的宪制史之所以不同于西方,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其是在()中激发出来的。

A、极权制度

B、传统皇权

C、民主革命

D、中西碰撞

2.标志着对外战争以及条约进入第二、三个阶段的条约分别是()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瑷珲条约》

3.兴中会的宗旨不包括()。

A、驱逐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创立合众政府

4.关于中国宪制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革命激进主义和保守改良主义并存

B、革命是主调,改革保守是复调

C、主调和复调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D、主调和复调同时对中国革命产生着影响

5.湖南变法和康梁变法都未涉及到的问题有()。

A、皇权的权重问题

B、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

C、满汉矛盾的问题

D、军队的改革问题

6.从宪制的意义上来说,革命是为了制宪建国,革命是现代宪制的()。

A、质料因

B、目的因

C、形式因

D、动力因

7.温和主义的改良派主要是从地方到中央的方式缓慢变革。

8.慈禧去世后,清政府被迫决定于()召开国会。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9.晚清时期的清王朝并非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主权国家,从而其与西方列强签订的条约的合法性也就存在了一定的疑问。

10.革命主义的制宪建国方式的标志性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两湖变法

C、晚清立宪

D、武昌起义

11.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平息武昌起义时,袁世凯提出的要求不包括()。

A、次年召开国会

B、组织责任内阁

C、宽筹军费

D、严惩武昌起事人员

12.晚清预备立宪最初预定用九年完成。

13.()等中英代表在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A、耆英

B、伊里布

C、璞鼎查

D、李鸿章

14.张謇起草的《清帝逊位诏书》初稿中授命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

15.中国宪制史上()的相互结合才构成了三个现代中国的制宪目标的达成。

A、动力因和形式因

B、动力因和质料因

C、目的因和形式因

D、目的因和质料因

16.在西方现代宪政史中,早期现代的战争和条约有着直接的关系,这里蕴含着一个()的政治逻辑

A、从民族战争到宗教战争

B、从宗教战争到国家间战争

C、从国内战争到国际战争

D、从立宪到革命

17.《仿行立宪上谕》的颁布标志着晚清立宪预备立宪的开始。

18.《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于1844年再次和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章及善后条款》等条约,进一步扩大了自身的权益。

19.《临时约法》受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明确规定了人民的权利,但是并没有明确的关于人民义务的条款。

20.在庚子事件后,清王朝试图通过()恢复其权威性。

A、坚持顽固

B、实行新政

C、迎康有为、梁启超归国

D、彻底消除满汉畛域

21.戊戌变法失败后,王朝政制的正统合法性被()从内外两个方面摧毁。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八国联军战争

D、甲午战争

22.下列选项,哪些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

A、朝鲜国被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

B、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C、中国支付日本二亿两白银

D、中国开放沙市、重庆、天津、苏州、杭州等口岸

23.中华民国创立前后一共出现了三波立宪派和三波革命党,两个派别承转起合,前后相继,共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4.革命党,以及作为革命宪法的《临时约法》,它是制宪建国的()

A、最终结果

B、全面体现

C、动力机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