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五之股份支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主要内容
股份支付的涵义及分类
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回购股票进行职工激励期权奖励的处理
股份支付的涵义及分类
一、股份支付的涵义概念及内容(1)
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股份制企业支付给职工的报酬,除了工资(包括一切构成工资总额的)、福利费、五险一金(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未参加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工资和医疗费用、辞退福利等外,还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
一、股份支付的涵义概念及内容(2)
我国《证券法》、《公司法》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 行)等规定,企业可通过股票期权等权益工具对职工实行激励办法,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允许建立股权激励机制。本准则以上述法律规定为依据,规范了此类激励办法的会计确认、计量和列报。 企业授予职工股票期权、认股权证等衍生工具或其他权益工具以换取职工提供的服务,从而实现对职工的激励或补偿,实质上属于职工薪酬的组成部分。但与职工薪酬的计量原则不同。
一、股份支付的涵义概念及内容(3)
股份、股份期权或其他权益工具是除了现金薪酬和其他员工福利以外给予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及一般员工薪酬的一部分。一般不可能直接计量所取得的上述人员薪酬中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相对应的服务,也不可能独立计量全部薪酬的公允价值。另外,股份或股份期权有时是作为奖金安排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基本薪酬的一部分授予的,如激励这些人员继续在企业工作或为提高业绩而努力。授予股份或股份期权,企业支付了额外的薪酬以获得额外的利益,但估计这些额外利益的公允价值可能比较困难。如果企业不能可靠计量所取得服务的公允价值,应间接地参考所授予的权益工具在对方提供服务之日的公允价值来计量所取得的商品或服务以及相应增加的权益。
二、股份支付的分类
(一)以权益工具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包括股份、股份期权及其他权益工具。权益工具是一种金融工具,也是一种所有权凭证,体现了一种合约权利,最常见的权益工具是普通股。本准则所指的权益工具是企业自身权益工具。
(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承担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义务的交易。
三、本准则适用范围
适用于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一般员工的股份支付计划。但不涉及下列交易:
以权益工具为基础支付而取得商品的交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发行权益工具取代本企业债务的交易(债务转为资本);
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工具取得其他企业净资产的交易;
以权益工具作为对价取得其他金融工具等。
以上交易虽也涉及股份支付,但其确认、计量及披露与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的确认、计量及披露不同,分别由不同的会计准则规范。
四、与股份支付相关的几个概念(1)
1、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获得批准是指企业与职工(或其他方)双方就股份支付交易的协议条款和条件已达成一致,该协议获得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的批准。
在授予日,权益工具还没有支付给职工或其他方。授予日必须满足既有要约又有承诺,一方向另一方发出要约的时间不是授予日,而应是另一方作出承诺的时间,即董事、监事、高管人员以及一般员工等同意通过他们的服务获得股份支付的时间。
四、与股份支付相关的几个概念(2)
2、等待期。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的期间。股份支付在授予后通常不能立即行权,而是必须履行一定服务年限或达到一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
业绩条件分为市场条件和非市场条件。市场条件是指行权价格、可行权状况以及可行使与权益工具的市场价格相关的业绩条件,如股份支付协议中关于股价至少上升至何种水平才可行权的规定。非市场条件是指除市场条件之外的其他业绩条件,如股份支付协议中关于达到最低盈利目标或销售目标后才可行权的规定。
四、与股份支付相关的几个概念(3)
3、行权日,是指职工和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权益工具的日期。
4、可行权日,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和其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或现金权利的日期。行权条件包括服务年限条件和业绩条件。
四、与股份支付相关的几个概念(4)
5、公允价值。是在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各方之间进行的公平交易中,可能发生的资产交换、负债清偿或授予的权益工具交换的交易金额。
授予股份期权等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应按其市场价格计量;无市场价格的,应参照具有相同交易条款的期权的市场价格;以上两者均无法获取的,应采用期权定价模型估计,选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