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肌肉损伤的阿是穴斜刺治疗 完整版.ppt

发布:2023-09-12约4.47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退 针 1.退针时应使针体的倾斜程度和进针 时相同 2.术者小指放在患者皮肤上以获得稳 定的支撑逐步把针尖退至皮下 3.触诊已针刺的条索检验针刺的效果 4.触诊检查已刺条索附近如发现其它 僵硬条索可改变针尖指向继续治疗 5.在针所及的范围内的条索都得到治 疗后即可将针完全退出 6.退针后用棉球按压进针点 在针已刺过皮肤后或退针到皮下准 备重新进针时,把非持针手的拇指 或食指轻轻地放在进针点前的皮肤 上这对感受针的指向和提高控制针 刺方向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凡刺之要,官針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弗能移。 (《灵枢经校释》官針第七 第155页) 准确的诊断 准确的针刺 成功的关键 – 准确 在治疗期间运动训练或体力劳动 要保证损伤的康复;康复后要逐 步增加工作负荷并注意矫正不合 理的动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肌肉损伤的阿是穴斜刺治疗和病因探讨 1973年,通过学习山西一位医生用 “阿是穴斜刺温针” 治疗肌肉劳损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黄帝内经》 的《灵枢》部分就记载有治疗肌肉痹症的方法: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灵枢-经筋第十三》 把“阿是穴”从“以痛为腧”发展为“以僵硬条索的损伤 肌束为腧”; 不用“燔针”或“温针”,仅仅把针准确地斜行刺入损伤 的肌束; 就可以立即观察到条索软化、疼痛缓解、功能恢复以 及后续一定时间缓慢出现的完全恢复。 以损伤肌束为腧穴的 阿是穴 - 斜刺 肌肉损伤的治疗 — 阿是穴斜刺 阿是穴斜刺治疗肌肉损伤的突出优点: 适用于一切人的急性和慢性肌肉劳损 疗效高、见效快、 疗程短、疗效持久稳定、 费用低、操作简便。 阿是穴斜刺治疗肌肉损伤的机理 超 过 习 惯 负 荷 的 肌 肉 工 作 延 迟 性 收 缩 结 构 改 变 包 括 Z - 线、 M - 线、 粗 丝 和 细 丝 等 延 迟 性 肌 肉 酸 痛 运 动 功 能 障 碍 肌肉硬度增高、 收缩和伸展功能降低 延 迟 性 肌 肉 酸 痛 工作前 工作后即刻 工作后10小时 工作后24小时 收缩结构改变的延迟性特征 肌肉损伤的机理: 主要是由于重复过度的肌肉工作引起 收缩蛋白的分解代谢(降解或解聚) 优势导致收缩结构和功能发生相对稳 定的改变。 肌肉损伤 是由于过度的肌肉工作所引起的肌肉 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改变。 肌肉损伤的病因: 过度劳累。 超过习惯负荷的肌肉活动后收缩结构和功能的发展变化 显著超过习惯负荷的活动后由于诱发 收收缩蛋白的降解优势导致缩结构和 功能的改变并伴有显著的延迟性酸疼 结构和功能恢复 延迟性酸疼消失 适度的活动并注意调 整后续的活动和休息 由于合成代谢增强 长期重复即使是强度较低的持续的肌肉活动,由于分解代谢优势的逐渐 积累导致收缩结构改变积累,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较软的肌肉条索,但 并不伴有自主的疼痛感觉。这可能是一个需要尽早发现的现象。它的发 展导致结构改变积累而不能自然恢复并逐渐加重;逐渐影响身体姿势、 动作结构和活动能力的改变、肌肉酸疼甚至疼痛;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可能还不止于此。希望引起重视!尽早着手研究了解它的发展变化规律 和怎样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功能,以避免 “积劳成疾”。 重复肌肉工作的负荷安排和肌肉损伤或增强的关系 超 过 习 惯 负 荷 的 肌 肉 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