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与解放战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抗日战争
知识体系框架——宏观把握
抗日战争课时训练----高考真题再现
1.(201·上海单科·24)( )
2.()( )( )
A.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B.对美国珍珠港遭到袭击表示慰问
C.庆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感谢美国在开罗会议上支持中国
4.(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B.C.D.( )A.B.C.D.()( )A.①④③②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7.(2014·山东文综·19)“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 )(2014·天津文综·)( )A.B.C.D.9.()图是抗( )
①
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③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④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注: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10.()( )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11.()……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全面抗战开始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12.(2013·四川文综·6)右图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
的漫画。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 ( )
13.(2013·浙江文综·19)右图是1945年7月7日颁发的纪念章。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
①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②新四军的发展壮大
③抗日根据地的斗争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13·重庆文综·8)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 )
A.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抗(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 )( )(( ))( ))( )
A.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B.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
C.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D.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 )(( )
A. B. C. D.
28.(2010·江苏单科·10)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 )( )( )—5 CCAAD 6—10 BCCDC 11—15 CCBDD 16—20 DBADC 21—25 ACBBD 26—30 CCACB
31.【解析】对目录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建议合理,结合目录,紧扣抗日战争即可;如可以增加淞沪会战一目,理由从淞沪会战的历史地位来分析即可;也可以删除“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一目,可列举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