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论文 灵活运用课堂管理技巧 提高副科教学效率.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教师论文 灵活运用课堂管理技巧 提高副科教学效率 学生课堂纪律是教师教育教学中必须正视和认真处理的问题。课堂上常出现教师讲得口若悬河而学生在下面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都知道这样的课堂是无效的。不要说学生各种违背课堂常规的行为,就是那些看上去正襟危坐、实际思想已经开了小车儿的假象也对课堂效果大打了折扣;所以对这种现象学校管理者多次提醒教师引起注意,反复强调教师无论如何一定要搞好课堂纪律,这是顺利讲课的基本前提,也是取得课堂效率的必要环节!学生课堂纪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乱象,可以说这是任何老师都难以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在副科课堂上,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和突出。那么作为副课教师,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课堂纪律呢?确实值得我们反思和探究。 首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班级课堂纪律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能等闲视之。我们也许会一节节地“蒙混过关”,只要没啥大问题、安然无恙,就算万事大吉。这对学生来说其实是不负责任的;学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转变,他们的小毛病难以去除,依然会我行我素。对教师来说也等于是自欺欺人,学生则会在漫不经心的闲散中虚掷光阴;长此以往,师生教和学的效果可想而知。小学生年幼无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教师不能对一些反常行为漠然视之或者视而不见。如果是这样,副科课堂就会陷入一种庸俗的怪圈,师生都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 其次,为避免陷入这种萎靡不振甚至悲哀的境地,教师就得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严格要求自己,把每个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尽心尽力地引导和教化,帮助他们克服各种毛病和不良习性,实现课堂纪律的彻底好转,为取得课堂成效奠定必要的基础。只有教师具有足够的师德素质,一切方式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应。 下面就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法措施或曰“技巧”,以供大家参考。 一、克制转换以情唤情 学生思想不集中、乱说话或做小动作,这是他们身心发育特定阶段所产生的必然现象;即使再高明的教师授课,也难免会出现这种情况。有时我们自以为讲的知识很重要、讲得也很好,可仍有学生不专心听、自由散漫。面对这种“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尴尬场面,发怒责备都无效时,我们应转换一下思维:既然智育打动不了学生,那就用情感来感化他们。我们要学会以情激情、以情唤情:用自己丰富的情感来唤醒学生休眠的感情。以情感人、以情管人,是解决这种情况的好办法。我们要像一个不断变换角色的演员,以生动多样的演技来吸引打动学生。愉悦欢快、哀愁悱恻、沉郁凄凉、缠绵温柔、或深沉,或激昂、或严肃、或振奋等等情感都可以及时表现出来。我们一定要关注学生情绪的变化而及时地整合教学内容或步骤;借助教材和教学手段以及自己的随机应变,把各类情感传示给学生,用感情潮水去冲击他们中的“砂砾顽石”。让情感像磁石般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做到因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 二、语言魔方重锤轻敲 教师要充分开发并合理运用教学语言这一沟通交流的工具。课堂不是无声的,实际上是教师的语言在发挥作用。除了用语言传授知识外,更主要的是要用语言这一重要的沟通技能来调剂学生情绪、调理班级纪律。让语言成为一种魅惑,学会对所用的语言做陌生化处理,把语言的音质、音量、音调、语气和节奏等组合变换,传递出一种似乎陌生而又直击学生心灵的“魔方”语言。无需发脾气,不用动干戈,却能用含蓄老到、或幽默或泼辣的语言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旁敲侧击、引导转化。让学生听到老师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能感知领会到教师的意图和良苦用心;于是做出知心、知情、知理的反映,及时收敛或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三、目光眼神传情达意 眼睛是人类的心灵之窗,一个眼神可以包含着各种意蕴和情感,可以传情达意。对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我们要学会“眉目传情”,或注视、或环视、或轻扫、或一瞥、或眨眼、或瞪眼,时长轻重因情因事而异;让学生从老师的眼神中感知到某种劝止或暗示、命令或期待,感知到心灵的悸动。正是通过眼睛这个心灵的窗口,教师及时地将自己的愿望、态度、思想感情和无声言语迅速传递给学生。淡漠、严厉、责备的目光使学生触目知错,立即醒悟;热情、慈祥、赞许的目光使学生触目会意,精神振奋。教师要从自己的课堂实践中积累大量的经验,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目光如炬,能洞悉并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眼神如电,能终止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四、动作引导移人性情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言谈举止、一颦一笑都能传达一定的信息。教师除了语言诱导,还需注意肢体动作的引导作用;学生从这些外部动作当中能感知到教师的意向和心理。表情和手势等肢体语言一样,也起着一种微妙的作用;我们倡导的要面带微笑,就是一种重要的课堂管理技能;脸上常挂微笑,是教师真诚和热情的表征和体现。让各种动作语言给学生带来别样的感觉和影响,让动作引导发挥出对学生移情传神的功效并能恰当运用;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