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8.2.1矩形的性质(第一课时).pdf

发布:2021-08-21约5.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 2017 学年 “为了学生有效学习”主题研究 无 为 三 中 城 南 校 区 教 学 设 计 姓名: 王 燕 课题: 18.2.1 矩形(第一课时) 18.2.1 矩形(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 2 节(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小学学过的长方形的 基础上来学习的, 它是平行四边形的延伸, 不仅为矩形判定的学习做铺垫, 也为 菱形、正方形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长方形的观察、 思考、归纳、 抽象得出矩形的定义和性质, 这样的安排使学生易于接受抽象的定理, 并能在整 个的教学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探索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对长方形的学习与了解、从七年级开始数学说理的学习、 以及前一节平行四边形内容的学习, 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学习基础与 方法。但我所面对的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差生面比较广, 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不强,说理过程的书写格式也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在小学阶段, 学生对矩形虽有 一定的学习与了解,但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的记忆和理解,不系统、不全面,应 用也少。 三、教学目标: (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会进行 简单的推论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 3、能推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探索平行四边形演变为矩形的过程,体验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领会它 们的蕴涵关系; 2、通过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 (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 2、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说理的习惯与能力,并要求学生能熟练书写规范的推理格 式 .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矩形的性质。 2、难点:矩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五、教学方法: 分析启发法 六、教学过程 ㈠课堂引入 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边、角、对角线方面的性质与判定。 ㈡矩形的定义 思考:由 PPT演示平行四边形变化的过程,学生观察思考。 问题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什么不变、什么变? 问题 2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的所有四边形,还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问题 3: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使其一个内角恰好为直角时得到一种特殊的图形 是什么图形?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㈢矩形的性质 (1) 想一想: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是什么?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吗? 矩形是我们最常见的图形之一,请同学们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课桌面、 书本封面、门窗、黑板、墙壁等) (2) 矩形的特殊性质 [ 探究 1] 看门框也是一个矩形形状,它除了“有一个角是直角”外,还可能 具有哪些一般地平行四边形所没有的特殊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