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8.2.1矩形的判定教学设计.pdf

发布:2021-08-22约2.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矩形的判定 中新初中 何云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矩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别条件 . 2.提高对矩形的性质和判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探索矩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别条件的过程,在直观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说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 合情推理能力,主观探索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 2.知道解决矩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渗透转化归思想 .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加深对矩形的的认识,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2.通过对矩形的探索 学习,体会它的内在美和应用美 . 教学重点 :矩形的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 教学难点 :矩形的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的综合应用 . 教学方法 : 分析启发法 教具准备 :像框,平行四边形框架教具,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设计 : 一. 情境导入: 演示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引入课题 . 二.讲授新课: 1. 归纳矩形的定义: 问题:从上面的演示过程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具备什么条件时,就成了矩形?(学生思考、回 答 . ) 结论: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2.探究矩形的性质: (1). 问题:像框除了“有一个内角是直角”外,还具有哪些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备的性质? (学生思考、回答 .) 结论: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 (2 ). 探索矩形对角线的性质: 让学生进行如下操作后,思考以下问题:(幻灯片展示) 1 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 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 ① . 随着∠ α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② .当∠ α是锐角时,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当∠ α是钝角时呢? ③ .当∠ α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操作,思考、交流、归纳 .) 结论: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 (3 ). 议一议:(展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解决 .) ① .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如果不是,简述你的理由 . ② .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你能用矩形的有关性质解释这结论吗? (4 ). 归纳矩形的性质:(引导学生归纳,并体会矩形的“对称美” .) 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矩形是轴对称 图形 . A D 例解:(性质的运用,渗透矩形对角线的“化归”功能 .)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两条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 O,AB=OA=4 B O C 厘米 .求 BD 与 AD 的长 . (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 探索矩形的判别条件:(由修理桌子引出) (1). 想一想:(学生讨论、交流、共同学习)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怎样的四边形?为什么? 结论: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理由可由师生共同分析,然后用幻灯片展示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