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届高三历史练习(四)2012.9.4.doc

发布:2018-06-28约5.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届高三历史训练(四)2012-9-4 考点2:古代中国的经济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2、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人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齐)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汉书·地理志》 对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我国丝织业水平世界领先 B.齐国重视发展丝织业 C.当时丝织业水平很高,品种丰富多彩 D.齐国的丝织品闻名全国 4、下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备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 2488,492(两白银) 康熙十一年 18,096,850 康熙十二年 21,358,006 康熙二十六年 28,964,499 康熙三十年 31,849,719 康熙三十三年 4l,007,790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 5、《汉书》记载:“过(赵过)能代田。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风旱。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乏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是 A.增加了种植面积 B.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C.革新了耕作工具 D.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6、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少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7、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姚合《庄居野行》:“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唐人的这些诗句,反映了 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 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 8、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冲击 D.民主思想影响 9、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A.小农经济 B.佃农经济 C.手工业经济 D.商品经济 10、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从中不能看出 A.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各有各的分工 B.商业在商品流通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C.商业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比较薄弱 D.农业是人的衣食之源具有重要的地位 11、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A.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 B.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 C.宋代益州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明清时期,全国著名的“商帮”是徽商和粤商 12、右中的山西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称为“全国建筑宝库”,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等。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传统建筑技术受阻 B.使手工业产品缺乏市场 C.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13、《覆园丛话·产业》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