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综历史高三练习试题.docx

发布:2018-07-09约6.9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4.周公旦在周朝建立初期制礼作乐,确立周王为天下共主,称天子,又以天子为大宗,其同姓诸侯为小宗,从而形成“宗法制”。周公旦及其礼乐制备受儒家推崇,但汉代礼学家却竭力将天子排除在宗法体系之外。这种变化体现出A.汉代天子不再是天下共主 B.汉代分封制已经解体C.宗法制不利于皇权尊崇 D.儒家对周礼全面改造25.《朝野金载》记载:“唐定州何明远大富,主官中三驿,每于驿旁起店停商,专以袭胡(赚取商人的钱)为业,资财巨万,家有绫机五百张。”这表明私营纺织业开始超过官营纺织业 B.何明远利用职务之便经营工商业C.唐朝中期,官营纺织业规模很大 D.唐朝棉纺织业开始推广到北方地区26.孟子指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韩非子提出“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战之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贵也。”可见二者A.提倡“以民为本” B.以人性为出发点探讨问题C.主张儒法思想合流 D.探讨的根本问题是一致的27.1931年11月7---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村举行。来自闽西、赣东北、湘赣、湘鄂西、琼崖和中央等根据地,红军部队,以及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全国总工会,全国海员总工会的610名代表出席了大会。这反映出中华苏维埃政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主性特色 B.是民主革命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C.证明工农武装割据得到普遍认同 D.是中共领导与管理国家的初步尝试28.1937年12月军事委员会第三期作战计划的方针是“国军以确保武汉为核心,持久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之目的,应以各战区为外廓,发动广大游击战,同时从新构成强韧阵地于湘东、赣西、皖西、豫南各山地,配置新锐兵力,待敌深入,在新阵地与之决战。”这一作战方针能够说明国民党军队要与日军进行阵地战 B.持久战与游击战最早是由中共提出的C.国民党对淞沪会战的战术进行了反思 D.大别山根据地的建立威胁国民党军队29.中共八大期间,周恩来在所作的关于“二五计划”的报告中指出,有计划的自由市场和产品的自产自销“将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据此可知A.自由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 B.中共已经完全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C.中共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分歧严重 D.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初见成效30.我国中医学理论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素问》中记载:“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下列选项中与该思想接近的是A.“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B.“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何况医乎”C.“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D.“乐至而无怨,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气血平和,天下皆宁”31.亚里士多德说:“组成城邦的一个部分优于质而另一部分则优于量,譬如门望较低于贵胄的部分,于数而论,却胜过贵胄,穷人的数目也可以胜过富户;但一部分胜于量的可能还抵偿不了另一部分质的所胜。”这说明他 A. 主张建立混合型的共和政体 B. 强调公民的知识素养 C. 赞同雅典直接民主政治 D. 看重公民出身32.在开创现代民主的实践中,对平等和自由的关系处理,各国特点迥异,其中“突出平等的价值而对自由的保护不足”的是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33.有学者指出,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社会主义理论一直被公众视为落魄文人的幻想,没有技术上的可操作性。但是战争改变了这一切,“战时计划经济扼杀了19世纪自由主义,铸造了战后社会主义的新轨迹”。这说明A.社会主义理论在19世纪遭到普遍反对 B.一战标志着自由主义的终结C.战争环境促使各国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D.一战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兴起34.比利时外交部长斯帕克在1956年的一份报告中强调:“欧洲这一世界制造业的巨头,曾经从其海外市场获得大量重要资源,如今正面临着外在地位衰弱、影响力衰减的局面,它在分裂中失去了进步的能力。”斯帕克认为欧洲失去“进步的能力”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国家间矛盾尖锐竞争激烈 B.战后亚非国家纷纷独立,东西欧对峙C.战争沉重打击欧洲各国的经济 D.战后美国独占世界市场,并控制欧洲35.1978年,联邦德国总理施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