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综最新拟模试题历史部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4、我国习惯把天干地支中的十二地支,与十二属相对应,今年的“马”相对应的应是
A. 寅 B. 午 C. 巳 D. 未
25、宗法确立之初只适应同姓贵族,但由于周人实行同姓百世不婚,就用婚姻关系把异性贵族联系起来。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性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赋予周朝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 )
A.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B.周王权力至高无上
C.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D.等级从属关系森严
26.(俄国)临时政府怂恿企业主怠工。1917年9月,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区又有一批企业决定关闭,同年十月,莫斯科也有一批企业倒闭。政府机关把这种经济政策说成是“调整生产”,实际是给予资本家以充分的行动自由。俄国临时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削弱俄国无产阶级的力量 B.减少工厂数量以稳定物价
C.应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D.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
27、戊戌变法失败后,李鸿章曾经指出:康有为关于全面变法的主张正是他自己数十年来想做而未能做到的。这表明
A.李鸿章完全赞同康有为的变法主张 B.李鸿章是戊戌变法强有力的支持者
C.康有为帮助李鸿章实现了政治抱负 D.李鸿章本人可能有革新政治的想法
28、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
A. 表明英国对中国存有明显的歧视
B. 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C. 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现代化
D. 反映了《南京条约》的屈辱性
29、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下列理解不准确的是 A.洋务运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B.旧式农民战争的小农意识更浓厚C.西方科技对于瓦解自然经济的作用更大D.旧式农民战争对封建统治者的打击有限
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他们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 社会群体的角度 D. 社会思潮的角度
31、欧文在《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或走向理性的社会》中指出:“这一变革将把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将以合乎理想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材料中的思想出现的主要客观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B.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启蒙
32.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A.资本主义萌芽 B.商品经济发达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劳资矛盾尖锐
33、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 B.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C.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 D.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
34、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表2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35.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下列史实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赫鲁晓夫推行的农业改革
C.中国推行人民公社化体制 D.苏联开展农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