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络合滴定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练习题
1. EDTA二钠盐的水溶液的pH的最简式是( ) (EDTA相当于六元酸)
2. 络合滴定中一般不使用EDTA而用EDTA二钠盐(Na2H2Y), 这是由于( ); 当在强酸性溶液中(pH1),EDTA为六元酸, 这是因为( )。
3.直接与金属离子配位的EDTA型体为( )
(A)H6Y2+ (B)H4Y (C)H2Y2- (D)Y4-
4. 指出下列EDTA络合物的颜色(填 A,B,C,D)
(1) CuY2- ___ _____ (A) 无色
(2) MnY2- __ ______ (B) 紫红色
(3) FeY- ___ _____ (C) 黄色
(4) ZnY2- ___ ____ (D) 蓝色
5.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络合比是( )
(A)1:1 (B)2:1 (C)1:3 (D)1:2
. 金属离子M与络合剂L形成逐级络合物, 溶液中各种存在型体的分布系数与络合剂的平衡浓度( ); 与金属离子的总浓度( )。(答有关或无关)
. 已知乙酰丙酮(L)与Al3+络合物的lg?1-lg?3分别是8.6、15.5和21.3, 则AlL3为主要形式时的pL范围是( ), pL为10.0时铝的主要形式是( ),则[AlL]与[AlL2]相等时的pL值为( )
. 磺基水杨酸(L)与Cu2+络合物的lg?1为9.5, lg?2为16.5[CuL]达最大的pL为 ( )
(A) 9.5 (B) 16.5 (C) 7.0 (D) 8.3
.αM(L)=1表示( )
(A)M与L没有副反应 (B)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C)M的副反应较小 (D)[M]=[L]
1. 若络合滴定反应为
M + Y = MY
L│ │H+
ML HiY(i=1~6)
则酸效应系数?Y(H)的定义式为( ),[Y]=( ) c(Y)=( )。 络合效应系数?M(L)的定义式为( )。
1. 若EDTA滴定M反应为
M+Y=MY
↓A
MA
以下表示正确的是 ( )
(A) c(M)=[M]+[MY] (B) c(M)=[M]+[M]+[MY]
(C) c(M)=[MA]+[MY] (D) c(M)=[M]+[MA]
1. 用EDTA滴定金属M, 若M分别与A,B,C三者发生副反应,此时计算?M的公式是?M = (?M(A)+?M(B)+?M(C)-2 )。
1. 在一定酸度下,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当溶液中存在干扰离子N时, 影响络合剂总副反应系数大小的因素是 ( )
(A) 酸效应系数?Y(H)
(B) 共存离子副反应系数?Y(N)
(C) 酸效应系数?Y(H)和共存离子副反应系数?Y(N)
(D) 络合物稳定常数K(MY)和K(NY)之比值
1. 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结论 ( )
(A) 络合剂的酸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B) 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C) 辅助络合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D) 各种副反应均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1. 在pH为10.0的氨性溶液中, 已计算出?Zn(NH3)=104.7, ?Zn(OH)=102.4, ?Y(H)=100.5。则在此条件下lgK(ZnY)为 ( )
[已知 lgK(ZnY)=16.5]
(A) 8.9 (B) 11.8 (C) 14.3 (D) 11.3
1. 此图表示各种副反应对Al-EDTA络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其中各曲线分别代表: (填A,B,C,D)
(1) 曲线Ⅰ_ __ (2) 曲线Ⅱ_ __ (3) 曲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