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宜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分宜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09~2020年)
二00年月
第一章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1 分宜县地质灾害概况1.2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指导思想
1.3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2.1 总体目标
2.2 主要任务
第三章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区
3.1分区原则
第四章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方案4.1 群测群防监测预报系统建设方案4.2 地质灾害点的防治方案
4.3 合理规划工程建设布局
第五章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方案的实施安排
5.1 地质灾害防治分级
5.2 地质灾害防治分期
5.3 重地质灾害点防治规划措施
第六章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的保证措施6.1行政管理措施
6.2 技术性措施6.3 资金保证措施6.4 抢险救灾措施
第七章 预期效果
江西省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一览表
第一章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1 县地质灾害概况
县江西省地质灾害比较严重的县市之一,类型发育比较齐全,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县内发现各类地质灾害2处,其中崩塌、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分别有处、处和处,占所调查灾害点总数的.6%、.2%和.2%;地面塌陷有处,占.3%泥石流有处占.7%。县辖6个镇、个乡、全县个行政村个自然村。总面积13km2,其中水域面积 km2。200年末总人口.87万。据统计全县共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及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点2处。地面塌陷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预评估经济损失万元,威胁人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危害严重,因此合理规划,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
1.2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指导思想
县地质灾害防治的指导思想是:在县地质灾害调查研究与易发程度分区等的基础上,突出“以人为本”和“防灾减灾”的目的原则,为县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科学地防灾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提供基本依据,为县政府制订全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初步方案。1.3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基本原则
防治地质灾害,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以及强化预防性管理措施的原则;治理地质灾害要实行全面规划,把握重点,兼顾一般,并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的原则;由自然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实行由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治理和受益者合理负担的原则;主要由人为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实行由诱发者承担治理责任的原则。第二章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2.1 总体目标
通过对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方案的实施,拟达以下目标:
(1)全面提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水平;
(2)威胁城镇居民和重要交通、工程设施安全的地质灾害点得到有效治理;
(3)县、乡(镇、场)政府地质灾害基本情况的监控能力大大提高,地质灾害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面加强,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显著下降,人员伤亡现象,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2.2 主要任务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主要应完成以下几方面的任务:
(1)加强本县地质灾害防治法规、规章和制度的建设,加大依法监督管理的力度。在本县的行政机构改革中,理顺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完善地质环境管理机构,落实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职能;
(2)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纳入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并付诸实施;
(3)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地质灾害宣传普及教育,提高全民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水平;
(4)建立和健全全县、乡(镇、场)、村三级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系统,全面开展县、乡(镇、场)、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
(5)按危害大小、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对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防治。对危及城镇、主要居民点、重要设施的地质灾害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防治或预报监测工作。总体上在20年内使已调查发现的地质灾害点基本得到防治,因地质灾害引起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幅减少。第三章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区
3.1分区原则
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区是在地质灾害调查和易发程度分区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考虑全县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灾害密度、地质灾害损失情况、威胁人口和经济损失预评估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度等方面的因素,将全县区划为重点防治区(A)、次重点防治区(B)和一般防治区(C)三类。同时参照灾害类型和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分为A1A2、B1、B2 、C1、C2六个区—钤山苑坑村 高岚~操场
洋江镇港口~湖丘村 湖泽横岗水库 分区范围 江下铁矿、砻里村、松山、年珠、防里 池塘、湖泽汉塘、闹洲、双林标岭、杨桥、风阳礼堂、洞村等地 昌田、冶元、田心、东坑 建陂、太湖、兰盘等地
车田、礼台、辑木桥、纽村、卷山、雁塘等地
高陂、白鷺塘、行山水库 分布面积(km2) 238.35 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