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先醒斋广笔记.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先先醒醒斋斋广广笔笔记记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
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 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
“先醒斋广笔记”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先先醒醒斋斋广广笔笔记记
四卷。
明缪希雍(1546 -约1627)撰。
又称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先醒斋笔记》。
缪希雍字仲醇,醇又作淳,号慕台,常熟(今江苏)人。
寓居浙江长兴,后迁居江苏金坛。
《明史》中 《常熟县志》、 《苏州府志》等对其生平
均有简要记述。
缪氏精通医术,晓明词文,因不满当时官宦专权,腐
败政治,一生未仕。
因与东林党人交往,王绍征的 《东林党点将录》称他
为“神医安道全” 。
缪氏自幼多病,曾于十七岁时患病久治不愈,于是自
学医学,遍检方书而自己治疗,遂至治愈。
于是酷爱医学,潜心研究。
生平好游走四方,曾游历三吴,八闽,历齐、鲁、
燕、赵等地,亦到过江西、湖南、湖北诸省,在周游
之时,四处为医,寻师访友,采集诸方,由于其真诚
求教,故对民间的治疗经验收集很多。
丰富了学识。
缪氏游历至南京时,曾拜访王肯堂,谈论自己的学术
见解,使王氏十分敬佩。
缪氏着述颇多,有 《医学传心》、 《本草单方》、
《神农本草经疏》等书。
其 《神农本草经疏》为作者历三十余年撰写而成。
此书为其医案和验方之汇集,是由丁长孺选辑成书,
后又经缪希雍增益群方,兼秉本草等常用药物,增至
四百余种,又增入伤寒、温病、时疫等病的治法,扩
充而成此书,故曰“广笔记”(1622) 。
可谓希雍一生经验之荟萃。
全书约十二万字。
卷一载有中风、寒、暑、疟、痢、泄泻诸疾;卷二载
脾胃、虚弱、吐血、消渴、妇人诸疾;卷三载有幼
科、肿毒、杂症诸疾;卷四载炮炙大法,选取常用药
物四百三十三种,按照 《雷公炮炙论》加以增删,并
附以用药凡例。
前三卷主要是缪氏对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的临
床心得、验案、效方,并总结了一些病证的治疗规
律,如中风治法大略、伤寒三阳三阴治法总要及吐血
三要法等。
后一卷详论炮炙大法,对炮、爆、炙、煨、炒、煅
炼、制、度、飞、伏、镑、杀、晒、曝、露等,结合
四百多种药物,逐次讨论,亦有畏、恶、宜、忌等。
其用药凡例,内容涉及丸、散、汤、膏的制法和适应
证,以及煎药、服药方法、宜忌和六陈、十八反等内
容。
此书体现了缪氏的学术思想,缪氏虽和张介宾同时,
但却较介宾有独到之处,如介宾守法度,而缪氏善于
变化,介宾尚温补,而缪氏 寒凉,各有所长。
而缪氏医技更高一筹,如朱国祯 《涌幢小品》中载天
启辛酉年间,国祯患膈病,身体上下如分为两截,痛
苦不堪,希雍至,用苏子五钱,即治好此病。
此书语简法备,切合实用,为后人所 ,是明、清时
期论述药物炮制的着名专书,对学习、研究中药炮制
法及用药注意事项,有 要的参考价值,对中医理论
研究及临床均有参考价值。
有明天启二年(1622)刊本、清道光十一年(183 1)武林涵
古堂藏版、1983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四
库全书》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