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江省绍兴市第1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发布:2017-06-05约9.9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QQ:2355394684。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QQ:2355394684。 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题,共40分)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的要求) 1.出将入相是古代士人的一种仕途追求,但丞相并不好当,而且充满着危险。下列属于皇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有:①西汉“中朝”形成 ②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宋朝设参知政事 ④清朝设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2 .《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青年男女恋爱完全没有自由 B.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式 C.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 D.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束缚人们思想 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 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一位学者认为唐朝时期江南曾经实施了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来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哪一种说明更为合理 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实施稻麦轮种的证据 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年月,足以清楚说明轮种制 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是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D.诗文描写大多不准确,肯定不适合运用在历史研究中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以上材料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东京是北宋时的一个大商业都会 ②东京的商品交易规模大 ③城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上的限制 ④东京有热闹的娱乐场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6.《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7.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 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 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 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8.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 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孔子仁者爱人思想 9.《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10.元丰八年正月四日,苏轼由泗州到宿州,在宿州过上元节,作了一首《南乡子?宿州上元》词,词中写道:“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元丰是年号 ②上元节有放烟花的民俗 ③宿州此时的繁华与水运发达有关 ④与此词词风相似的是柳永的《雨霖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