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3、学与问》导学案.doc

发布:2017-06-11约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贾汪区江庄镇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23、学与问 计划 2 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说出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学习重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学习难点 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 预 习 导 航 ※ ★预习提纲 一、课外搜集有关波兰杰出的 ,他的《 》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最大贡献是创立了“ ”。沈括,我国 时代人著名的科学家,科学巨著《 》成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库。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围绕课题设计有关问题。 2、带着问题自读全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意思,不懂得借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把不理解的词语抄写下来,已备讨论解决。 3、本文通过2个名人的典型事例① ② 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意在号召我们从小养成 的习惯 4、找一找: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学与问在我们学习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 ★预习反馈 ※ 探 究 研 读 ※ ★自主学习 (一)品读第2——4节 1、仔细读课文第2——4节,思考:想想作者告诉我们该怎样问?划出有关词句,认真品读。 品读第2节:(1)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2)哥白尼是怎样问的,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3)回顾哥白尼所取得的成就,你又有什么发现? (4)与同桌分句朗读,比一谁读得更有感情。 品读第3节:(1)读一读,你发现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2)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能者为师”, (3)读到这里,你是否想到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关于这方面的名言: 品读第4节:(1)默读第4节,想一想,从哪你读出了沈括的勤学好问和善于观察思考? (2)沈括怎么知道: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很远的?你读出了什么?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因为 。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后两句是 (4)从“仍然”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5)联系沈括的主要成就,你受到什么启发? (6)画出本段中心句,本段采用 结构。 ※展示交流内容 1、在刚才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交流你品读的收获。 3、声情并茂地朗读第2——4自然段。 (二)细读最后一节 1、自由练习读。 2、“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是指什么? 3、你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吗?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做? 4、有感情地读这段话。 ※展示交流内容 1、交流你品读的收获。2、有感情地读这段话。 (三)了解结构,借鉴写法 ★小组探究:小组成员人人发言,说出自己的理解。 ★交流点拨:小组委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倾听老师点拨、提升、总结。 ※ 迁 移 拓 展 ※ 1、合作探究:“学”除了贵在“问”之外,还贵在哪些地方? 2、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与“学”和“问”的成语、俗语、名言警句以及一些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以便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 达 标 检 测 ※ 1、《大林寺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