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法.docx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法
1概述
计划在K85+600处建设沥青拌合站一座,生产能力400t/h。
2工艺流程
复验基层→测量放线→基层清理→下封层施工→摊铺下面层混合料→下面层混合料的压实成型及接缝处理→粘层施工→摊铺中面层混合料→粘层施工→摊铺上面层混合料→上面层混合料的压实成型及接缝处理→开放交通
3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3.1施工准备
(1)配合比选定
沥青混凝土所用粗细集料、填料以及沥青均应符合合同与技术规范要求,并在工程开始前一个月将实验室推荐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推荐配合比应在面层试验段施工过程中进行比选,以检验各种配合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从中选取最佳的配合比。试验路面完成后,提交详细的书面报告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2)机具设备调试
本项目施工所采用的各种机具设备使用前需进行充分调试,在试验段施工过程中进行进一步验证,确保各项性能参数满足施工要求。试验仪器和设备均应符合合同和技术规范要求,在铺筑试验段之前一个月,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3)下承层检测与清理
下封层施工前需对基层进行复验,当基层表面有污染物或杂物时应用强力清扫车清扫,并用空压机清理干净,当用水冲洗时,必须等水分完全蒸发后才能进行封层施工;
3.2测量放线
下面层摊铺时采用设钢丝绳基准线的方式进行摊铺。放样原则按直线段10m,曲线段5m进行,用钢钎分别放出中线桩和边桩,根据基层标高和松铺系数(施工前暂定为1.30)调整钢钎上横杆高度,用两台精密水准仪测量控制钢钎的高程,钢钎宜较设计高程高1~2mm,并保证钢钎的高程在铺筑过程中始终准确。使之与下面层横截面外侧标高相对应。架好摊铺厚度控制线和钢丝绳,钢丝绳一般使用φ2mm~3mm的高强度钢绞线,两端用紧线器拉紧,张紧力约800~1000N,使钢丝绳在放置找平传感器感应杆后不至下垂,通常两根钢钎间钢丝绳的挠度不宜大于2mm。
主杆长度一般为50~70cm,入土深度不小于30~40cm,垂直牢固地埋于土中。主杆上套一可上下移动套环,套环一侧有一螺孔使其能够固定。钢丝蝇尽可能靠近摊铺层边缘,最大不超过20cm。基准线一侧通过弹簧称连于张紧器上,另一侧固定。
上面层摊铺时采用浮动基准梁法。浮动基准梁的前部由长2~3m的2~4个轮架组成,每个轮架有3~4对小轮,行走在摊铺机前面下承层。浮动基准梁的后部是滑靴,在摊铺层顶面滑移。为了减少基准误差和自动找平装置的误差,在进行自动找平装置的安装和调整时需注意控制横坡传感器的安装误差小于+0.1%;确保浮动基准梁的滑动基面与摊铺基面平行上横坡值相同;随时检查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使其处于正常状态;随时检查摊铺厚度和横坡值是否符合设计值。
3.3下封层施工
封层矿料进场前对其规格、含泥量等技术指标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场,同时用油布覆盖,防止污染,保持碎石的洁净与干燥;洒布设备在施工前应进行认真清理,将储油罐中的残油清除干净严格清理有关施工机械的车轮,防止污染施工场地
封层洒布时使用智能型沥青撒布车,喷油管与路面垂直,高度适当(以喷出的沥青扇面完全重叠为宜),洒布均匀、不露白。撒布量控制在1kg/m2。桥面施工时在喷油管外端设置遮护铁皮,以防沥青污染。纵向接头施工时,要保证最外侧喷头与接头边缘线在同一条线上。
在喷洒封层的同时应及时采用同步碎石机撒布碎石,以便封层沥青和撒布的碎石能有效地粘结。大面积施工前应进行碎石的试撒,以确定撒布车料斗倾角、车速。碎石撒布量应控制在6~8m3/1000m2,撒布时应均匀,在车辆的启动阶段、纵横向搭接位置,防止出现重叠和漏撒现象。撒布车除了施工设备配备的操作手外,应再配备1~2名清洁工,跟随在撒布车后,将散落在沥青层外边的多余的碎石清扫干净。
碎石撒布后及时用重型胶轮压路机紧跟碎石撒布车碾压成型,成型后尽快安排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时间间隔少于24h,其间应临时封闭交通,禁止除沥青混合料运料车外的所有车辆通行,以避免二次污染。
3.4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不得超载运输,急刹车、急弯掉头使透层、封层造成损伤。摊铺前,摊辅机前方应至少有5辆运料车等候
运料车需洗净轮胎后进入工程现场。沥青混合料运到现场后凭运料单接收,检测其卸料温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混合料是否均匀,集料的所有颗粒是否都涂上结合料,若卸料温度低于140℃或颗粒上带有花白斑点、离析和结块现象,或发现炭化、起泡、含水、过度加热、结成不能压碎的硬壳或团块、被雨水淋湿均不能使用。卸料时留于车上或当天多余的混合料也不使用。
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辅机前l00mm~300mm处停住,空挡等候,由摊辅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辅机。运料车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如有剩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3.5混合料的摊铺
摊铺前根据摊铺机的工作半径和路面的宽度、横坡要求等划分摊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