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4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原卷版).docx
学而优教有方
PAGEPage1/NUMPAGESPages3
专题14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命题规律】
1.命题角度:
(1)机械振动;
(2)机械波;
(3)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的综合应用.
2.常考题型:选择题或计算题
【知识荟萃】
★考向一、机械振动
1.两种模型
(1)弹簧振子模型(水平弹簧振子、竖直弹簧振子、斜面弹簧振子);
(2)单摆模型.
2.简谐运动具有对称性和周期性
(1)位移x、回复力F、加速度a、速度v都随时间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它们的周期均相同;
(2)振动质点来回通过相同的两点间所用时间相等;
(3)振动质点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x、F、a、v、动能Ek、势能Ep的大小均相等,其中F、a与x方向相反,v与x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3.简谐运动的规律
规律
x=Asin(ωt+φ)
图像
反映同一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
受力特征
回复力F=-kx,F(或a)的大小与x的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
运动特征
靠近平衡位置时,a、F、x都减小,v增大;远离平衡位置时,a、F、x都增大,v减小
能量特征
振幅越大,能量越大.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周期性特征
质点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和速度均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变化周期就是简谐运动的周期T;动能和势能也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其变化周期为eq\f(T,2)
对称性特征
关于平衡位置O对称的两点,加速度的大小、速度的大小、动能、势能相等,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
4.简谐运动的应用——单摆
单摆周期表达式:T=2πeq\r(\f(l,g)).
5.注意
(1)弹簧振子的回复力不一定等于弹簧的弹力.
(2)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和振幅无关.
★考向二、机械波
1.波的传播问题
(1)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2)介质中各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但并不随波迁移.
(3)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波每个周期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
(4)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nλ(n=1,2,3…)的质点,振动步调总相同;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2n+1)eq\f(λ,2)(n=0,1,2,3…)的质点,振动步调总相反.
2.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方法
(1)“上下坡”法;
(2)“同侧”法;
(3)“微平移”法.
3.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
(1)v=λf或v=eq\f(λ,T).
(2)波速v: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3)频率f:由波源决定,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4.波的多解问题
(1)波的图像的周期性:相隔时间为周期整数倍的两个时刻的波形相同,从而使题目出现多解的可能.
(2)波传播方向的双向性:在题目未给出波的传播方向时,要考虑到波可沿正向或负向传播.
5.波的叠加问题
(1)两个振动情况相同的波源形成的波,在空间某点振动加强的条件为Δx=nλ(n=0,1,2,…),振动减弱的条件为Δx=(2n+1)eq\f(λ,2)(n=0,1,2,…).两个振动情况相反的波源形成的波,在空间某点振动加强的条件为Δx=(2n+1)eq\f(λ,2)(n=0,1,2,…),振动减弱的条件为Δx=nλ(n=0,1,2,…).
(2)振动加强点的位移随时间而改变,振幅为两波振幅的和A1+A2.
形成条件
(1)波源;(2)传播介质,如空气、水等.
传播特点
(1)机械波传播的只是振动的形式和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并不随波迁移.
(2)介质中各质点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
(3)一个周期内,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为4A,位移为零.
(4)一个周期内,波向前传播一个波长.
波的图像
(1)坐标轴:横轴表示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轴表示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2)意义: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时刻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波长、波速和
频率的关系
(1)v=λf;(2)v=eq\f(λ,T).
波的叠加
(1)两个振动情况相同的波源形成的波,在空间某点振动加强的条件为Δx=nλ(n=0,1,2…),振动减弱的条件为Δx=(2n+1)eq\f(λ,2)(n=0,1,2…).
(2)振动加强点的位移随时间而改变,振幅为两波振幅的和A1+A2.
波的多解问题
由于波的周期性、波传播方向的双向性,波的传播易出现多解问题.
★考向三、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的综合应用
巧解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综合问题的基本方法
【经典例题】
【例题1】(多选)如图所示,为一个水平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弹簧振子的振动方程为
B.t=1s到t=2s内,弹簧振子的动能不断减小
C.t=3s时,弹簧振子的加速度沿x轴负方向
D.t=9s时弹簧振子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