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圆圈音乐教案6篇.docx
小圆圈音乐教案6篇
教案的反思环节能够促使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教案的编写是确保教师在课堂上顺利传授知识的重要关键,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圆圈音乐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圆圈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拉着同伴的手按时针方向围走成圆圈,能跟歌词的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动作。
2、体验与同伴教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熟悉歌曲,听歌曲《拉着圆圈走走》,边听边按节奏拍。
2、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3、幼儿唱歌曲2—3遍。
二、音乐游戏拉个圆圈走走
1、我们来边唱边拉个圆圈来做游戏。引导幼儿练习逆时针方向,边唱歌围成一个大圆圈,一拍一步有节奏的走。
2、改变歌曲中最后一句看谁先蹲下的动作,例:站好、弯腰、抱头增加幼儿的趣味性。
3、游戏熟练变换演唱速度进行游戏,按节奏变换动作
活动反思
这个音乐活动简明轻快,幼儿非常喜欢参与。第一环节:先请幼儿倾听,让幼儿熟悉旋律,然后在让幼儿打节奏,感受歌曲的变化和节奏感。以提问的形式问幼儿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让幼儿回顾歌曲的内容,随后反复感知,加深幼儿的歌曲印象。
游戏形式是这次活动的巩固和延伸,幼儿喜欢直觉行动思维。肢体的结合和游戏式的进行,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教师适当提要求边唱边玩,大部分幼儿能进行的很好。不过也需要再次反复感知,多练习几遍,才能掌握的较好。最后歌词中是发挥幼儿创造力的环节,本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需不断挖深,教师可以先示范变化的部分,一边结合动作。在请幼儿来说一说,变一变,这里教师该积极引导,让幼儿大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个别幼儿的想法是非常有自己的观点的。部分幼儿一直以模仿为主,喜欢变化其他小朋友说过的动作,需要进步加强指导这方面的要求。每次的变化也能提升幼儿的思维敏捷度和反应,更有助于游戏的时间性,让幼儿玩得更有趣。
小圆圈音乐教案篇2
设计思路:
大班律动活动《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幼儿成为更好的朋友。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
活动目标:
1、感知3/4拍中的强拍,尝试跟着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跳集体舞的快乐。
重难点:感知强拍,能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准备:
自录集体舞视频、《圆圈舞》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知
1、观看视频,引导幼儿感知圆舞曲的形式。
2、跟我们看到的舞蹈有什么不一样呢?
很多人都整齐的跳着同一个舞蹈动作,这就是集体舞。
二、学跳集体舞
1、倾听和感知《圆舞曲》乐曲。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3/4拍的节奏。
重点:关注幼儿强弱拍的表现。
3、教师示范圆圈曲的整体动作。(播放视频,教师示范)
4、幼儿表现,自由模仿。
5、幼儿展示,教师提升重点动作和节奏的把握。
6、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三、学习交换舞伴的方式
1.教师出示红手环,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幼儿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红手环戴在右手上。
(2)教师运用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红手握,交换背对背。
(3)重点关注:交换舞伴背对背时,要从握手的一边走成背对背。要看清楚新的舞伴后再面对圆心站好。
2.教师念儿歌,幼儿尝试交换舞伴。
3.幼儿听着音乐进行尝试。
过渡语:我们看了图示,学会了圆圈舞的队形,又带上了手环,知道了怎样交换舞伴。这样,你们就真的学会了圆圈舞。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看看你能请到哪些舞伴和你一起跳舞!
四、跟着音乐集体跳圆圈舞
教师鼓励幼儿听着音乐跳舞,并提示幼儿动作。
小圆圈音乐教案篇3
大班音乐教案《圆圈舞》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音乐舞蹈中感受交换舞伴的快乐,学习英国民间舞蹈《圆圈舞》,感受4/4拍与3/4拍的交替音乐节拍,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圆圈舞》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思路:
大班下半学期开始尝试性的让幼儿接触各种形式的舞蹈,《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一些陌生的人更快的成为朋友。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