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高质高效施肥技术规程.docx
1
甘薯高质高效施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甘薯高质高效施肥的施肥原则、肥料选择、基追比、基肥施用、追肥施用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平原和丘陵地区甘薯高质高效施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15063复合肥料
GB/T504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25有机肥料
NY/T1334畜禽粪便安全使用准则
NY/T1868肥料合理施用准则有机肥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分枝结薯期
从根系基本形成起至茎叶有一定数量、有效薯数基本稳定为止,即栽植后20d~50d。
3.2
薯块迅速膨大期
指茎叶生长由盛转衰直到收获。一般栽植90d以后。
4施肥原则
结合土壤肥力和甘薯需肥特性确定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式,综合应用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及水肥一体化技术,优化养分配比,按照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磷钾肥合理配比的原则进行施肥。
5肥料选择
5.1化学肥料
可选用单一肥料或适宜配比的复合肥料按不同土壤折算肥料用量,复合肥料应符合GB/T15063的
规定。
2
5.2有机肥料
选用腐熟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农家肥应符合NY/T1334的规定,商品有机肥应符合NY/T525的规定。
6基追比
6.1化学肥料
氮肥的基追比为7:3,磷肥的基追比为8:2,钾肥的基追比为6:4。
6.2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全部作基肥。
7基肥施用
7.1施用方法
基肥于整地时均匀撒施于地表,深翻20cm左右,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
7.2施用量
7.2.1化学肥料
低肥力地块,每亩施用氮肥(N)9kg~10kg,磷肥(P2O5)4kg~6kg,钾肥(K2O)12kg~15kg;中肥力地块,每亩施用氮肥(N)7kg~8kg,磷肥(P2O5)4kg~5kg,钾肥10kg~12kg;高肥力地块,每亩施用氮肥(N)5kg~6kg,磷肥(P2O5)2kg~3kg,钾肥(K2O)8kg~10kg。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7.2.2有机肥
低肥力地块,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kg~2000kg或商品有机肥150kg~200kg;中肥力地块,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kg~1500kg或商品有机肥100kg~150kg;高肥力地块,每亩施腐熟农家肥500kg~1000kg或商品有机肥50kg~100kg。有机肥料使用应按照NY/T1868规定执行。
8追肥施用
8.1追肥方法
通过滴灌系统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追肥。滴灌用水应符合GB/T5084的规定。
8.2滴灌系统安装
甘薯起垄栽培一般垄距90cm,甘薯种植完毕后及时铺设滴灌带,滴灌带铺设在垄正中间,滴水口间距与甘薯株距相当。滴灌施肥设计系统应符合GB/T50485的规定。
8.3追肥用量
8.3.1两次追肥比例
3
氮肥第一次追肥和第二次追肥的比例为2:1,磷肥第一次追肥和第二次追肥的比例为1:1,钾肥第一次追肥和第二次追肥的比例为1:1。
8.3.2第一次追肥
在甘薯分枝结薯期进行第一次追肥。低肥力地块每亩追施氮肥(N)2.5kg~3kg,磷肥(P2O5)0.5kg~0.8kg,钾肥(K2O)4.0kg~5.0kg;中肥力地块,每亩追施氮肥(N)2.0kg~2.3kg,磷肥(P2O5)0.5kg~0.6kg,钾肥(K2O)3.3kg~4.0kg;高肥力地块,每亩追施氮肥(N)1.4kg~1.7kg,磷肥(P2O5)0.3kg~0.4kg,钾肥(K2O)2.7kg~3.3kg。
8.3.3第二次追肥
在甘薯薯块膨大期进行第二次追肥。低肥力地块,每亩追施氮肥(N)1.3kg~1.5kg,磷肥(P2O5)0.5kg~0.8kg,钾肥(K2O)4.0kg~5.0kg;中肥力地块,每亩追施氮肥(N)1.0kg~1.2kg,磷肥(P2O5)0.5kg~0.6kg,钾肥(K2O)3.3kg~4kg;高肥力地块,每亩追施氮肥(N)0.7kg~0.8kg,磷肥(P2O5)0.3kg~0.4kg,钾肥(K2O)2.7kg~3.3kg。
9生产档案
甘薯种植过程中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肥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