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第一章到第四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1.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汽油挥发、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热、发光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氧气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各种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质
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4.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5.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煤燃烧时产生的烟 B.人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
C.汽车排出的尾气 D.工厂排出的废气
6.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其中也蕴
含着很多化学含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诗句中涉及了化学变化 B. 诗句中没有涉及物理变化
C. 诗句中的“灰”指的是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和炭粒
D. 诗句中的“泪”指的是液态石蜡
7.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那个测定原子序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63 B. 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63
C. 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2 D. 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
8.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使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种不能食用的有机化工原料,其化学式为C3N6H6或﹝C3N3﹙NH2﹚3﹞。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三聚氰胺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氮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
B. 三聚氰胺是由碳元素、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C. 三聚氰胺属于有机化合物 D. 一个三聚氰胺分子中一共含有56个质子
9.有两种粒子,所含质子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的两种原子 B.是不同种分子
C.一种是原子,一种是分子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10.R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且第一层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该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A、12、B、10、C、14、D、18
11、下列方法中可明显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过滤 B、静置 C、煮沸 D、混合
12、过滤操作中,不必使用的仪器是 ( )
A、漏斗 B、烧杯 C、玻璃棒 D、量筒
1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是 ( )
A、空气、铁粉 B、水银、氧化汞 C、二氧化硫、氧气 D、冰、干冰
14.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反应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里的质量分数( )
A.保持不变 B.由大变小 C.由小变大 D.无法判断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B、检验氢气纯度时,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不纯
C、氢气是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该反应也能说明水的组成
(二)填空题
14.硫在空气中燃烧是 _______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呈_____色火焰.(每空1分)
15.倾倒液体时,瓶上标鉴应 ,加热盛有液体的试管应用 ,试管内液体体积最多 ,加热时试管口不应 .(每空1分)
16.称取一定量固体用 ,量取一定量液体用 (每空1分)
17.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2分)
①固态物质加热后全部变为气体 ②用粮食酿酒 ③爆炸
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⑤工厂里工人把原材料制成产品
18.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药品是 或 或 ,(各1分)
分别写出化学方程式为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