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 案 设 计
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
各位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这节课是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第二章2.1椭圆一个探究活动,是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几何画板》是一个数学软件,常用来绘制二维图象,辅助教学。
复习回顾
(一)观看微课,复习椭圆的定义。
(二)提问检测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椭圆的哪些知识?
1.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两个定点F1,F2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定义式:|MF1|+|MF2|=2a (2a|F1F2|)
2.椭圆的方程:
3.椭圆的离心率:
(三)例题:重温概念
1.如图所示,一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F 是圆内一定点,M 是圆周上一动点,把纸片折叠使M与F 重合,然后抹平纸片,折痕为CD,设CD与OM 交于点P,则点P 的轨迹是(A)
A.椭圆 B.双曲线 C.抛物线 D.圆
2.点M与定点F(1,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 l: x=4的距离的比为1:2,求点M的轨迹方程.
解:设M(x,y),则,
,,
化简得,所以点M的轨迹是椭圆。
二、引入新知
同学们,这道题不满足椭圆的定义,但最终点的轨迹也是椭圆,于是,我们可以推测,除了我们学习的椭圆的定义,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方法画椭圆,椭圆还有其他定义?
猜想:F是定点,l 是不经过F的定直线,动点M到定点F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 l 的距离比e是小于1的常数。M的轨迹是什么?(椭圆)
下面我们用几何画板探究M的轨迹。
请学生上台演示探究
椭圆的第二定义:
平面内到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 l(F不在 l上)的距离的比为常数e(0e1)的点M的轨迹,叫椭圆。
定点F叫椭圆的一个焦点,定直线 l 叫相应于焦点F的准线。
椭圆有两个焦点,对应着有两条准线。
椭圆的准线方程:
焦点在x轴上:
牢记:左对左,右对右
右准线方程: 左准线方程:
焦点在y轴上:
牢记:上对上,下对下
上准线方程: 下准线方程:
三、知识应用
例1.已知椭圆 的右焦点为F(c,0),M是椭圆上任意一点,求|MF|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并写出相应点M的坐标。
几何画板探究MF的最值
当M(-a,0) 时MF最大,最大值是a+c
当M(a,0) 时MF最小,最大值是a-c
例2.已知椭圆 的焦点为F1(-c,0),F2(c,0),M是椭圆上任意一个动点,当M移动到哪里时,角取得最大值。
几何画板探究角的最大值。
当M移动y轴时,角取得最大值。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椭圆的第二定义;
(2)椭圆的准线方程
五、课后练习
1. 已知椭圆满足e=0.5,右准线方程为x=4,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椭圆的标准方程:
2.椭圆 上有一点P 到右准线的的距离是10,求点P 到左焦点F 的距离。
解:a=10,b=6,c=8,e=4/5
点P到右焦点的距离为8,则点P 到左焦点F 的距离为2a-8=1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