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冲裁断面的4个特征区,分别是圆角带 、 光亮带 、 断裂带 和 毛刺 ,它们各自发生在变形分离的阶段,即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阶段 和 塑性变形阶段后期 。
2.冲裁件的排样方式有几种,即 有废料排样 、 少废料排样 、 无废料排样 。
3.在确定凸、凹模刃口尺寸时,必须遵循下述原则:落料模先确定 凹模刃口尺寸;冲孔模先确定 凸模 刃口尺寸。
4.弯曲件的主要质量问题有 拉裂 、 截面畸变、 翘曲 和 弯曲回弹 。
5.对于带孔的落料件,如果选用单工序模,一般先 落料 ,再 冲孔 ;若选用级进模,则先冲孔 ,最后落料 。
得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冷冲压生产中,降低冲压件所需的冲裁力有何实际意义?有哪几种方法?
答:在冲裁高强度材料或厚度大、周边长的工件时,所需的冲裁力较大,如果超过现有压力机吨位,就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冲裁力。---------3分
降低冲裁力的方法有:阶梯凸模冲裁;斜刃口冲裁;材料加热冲裁。---------3分
在设计普通冲裁模时,应怎样确定凸凹模间隙?
答:设计模具时一定要选择一个合理的间隙,使冲裁件的断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模具寿命长,所需冲裁力小。但严格说来,并不存在一个同时满足所有理想要求的合理间隙。考虑到模具制造中的偏差及使用中的磨损,生产中通常是选择一个适当的范围作为合理间隙,只要模具间隙在这个范围内,就可以基本满足以上各项要求,冲出合格制件。考虑到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逐步磨损,设计和制造新模具时应采用最小合理间隙。---------4分
确定合理间隙的方法主要有理论计算法和查表选取法两种。---------2分
弯曲时产生回弹的原因是什么?减少回弹的措施是什么?
答:原因之一:材料在弯曲过程中发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当凸模上行时即卸载时,材料就发生弹性回复从而产生回弹:原因之二:弯曲过程中材料内侧受压应力、外测受拉应力,当卸去外载时,由于应力释放产生与弯曲方向相反的弯矩,从而产生回弹。-------2分
减少回弹的措施有:合理设计产品;改变应力状态:校正法、纵向加压法、拉弯法;利用回弹规律:补偿法、软模法。---------4分
4.为什么有些拉深件要用二次、三次或多次拉深成形?
每点2分)
压边圈在拉深工件时起何作用?何时采用压边圈?
答:压边圈的作用是在凸缘变形施加轴向(材料厚度方向)压力,防止起皱。-------2分
用锥形凹模拉深时,材料不起皱的条件是:首次拉深;以后各次拉深。用普通的平面凹模拉深时,毛坯不起皱的条件是:首次拉深;以后各次拉深。如果不能满足上述公式的要求,则在拉深模设计时应考虑增加压边装置。-------4分
1.下图所示二拉深件分别出现了哪种质量问题?
第一个拉深件是凸缘出现起皱现象;-------3分
第二个拉深件是筒底出现拉裂现象。-------3分
2.分析如图两个冲裁件的特点,确定其采用什么模具结构并说明理由。
A件用复合模具结构-------2分
理由是内孔与外形间的位置精度要求高,且凸凹模最小壁厚也能满足要求。-------4分
B件用级进模具结构-------2分
理由是孔与孔、孔与边缘件的距离太小,采用复合模时凸凹模壁厚不能满足要求。----4分
计算下图所示弯曲件的坯料长度。
(各5分)2.冲裁件尺寸如图所示。冲裁间隙:,,料厚。计算模具刃口尺寸(凸模、凹模采用分别加工,尺寸30按孔距尺寸计算,计算结果填入表内)。
1 塑料模的型腔刚度计算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型腔不发生溢料 (2) 保证塑料精度 (3) 保证塑件顺利脱模 。
2 3 注射模的浇注系统有﹑
4 主流道一般位于模具 喷嘴轴心线 重合。 5 模侧向分型时,抽芯距一般应大于塑件的侧孔深度或凸台高度的。 6 对于或的塑件,可用推管推出机构进行脱模。
7 在实际生产中斜导柱斜角α一般取,最大不超过。 8 塑料模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约为塑件总公差的,成型零件的最大磨损量,对于中小型塑件取 1/6△ ;对于大型塑件则取 小于1/6△ 。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对的打√,错的打×)
1.各种型号的注射机最大开模行程均与模具厚度无关。 ( × )2.塑料不可能只有树脂组成。 (√ ) 3.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是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 (× ) 4. 一般来说,对高粘度塑料应低温充模以利于成型。 (× ) 5. 在斜导柱抽芯机构中,采用复位杆可能产生干扰。尽量避免推杆与侧型芯的水平投影重合或者使推杆推出的距离小于侧型芯的底面均可防止干扰。( ×)
6.脱模阻力与塑件壁厚有关,与包容长度有关,与它们之间摩擦系数有关,与
其它因素无关。 ( ×)
一般情况下使塑料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