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虚假财务报告成因的分析毕业论文7.doc

发布:2017-09-07约4.9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虚假财务报告成因的分析 学生姓名:洪 星 学 号:1104030337 年级专业:二○一一级财务管理 指导老师:易 佳 系 别: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湖南·长沙 二O一四年三月 目 录 摘要 3 1前言 3 2虚假财务报告的现状 3 3虚假财务报告形成的原因 5 3.1利益驱动 5 3.2受会计环境的影响编制虚假财务报告 5 3.2.1 法律环境 5 3.2.2 文化教育环境 5 4对虚假财务报告的治理对策 5 4.1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5 4.2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 6 4.3加强社会力量的监督,发挥媒体监督的优势 7 4.4完善财务报告法律体系,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 7 5结语 7 参考文献 7 致 谢 7 虚假财务报告成因的分析 作 者:洪星 指导老师:易佳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11级财务管理,长沙 410151) 摘要:伴随着国民经济全面迈向深入的步伐,以及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必然趋势,我国金融市场系统风险日益突现的客观现实已经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其中的隐患之一就是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损害着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以及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虚假财务报告;原因;危害对策 1前言 虚假财务报告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增加市场交易费用,制造泡沫经济、扰乱经济秩序,失信于广大投资者,沉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严重影响我国经过多年好不容易培育起来的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使“三公”原则(公开、公平、公正)不能真正的体现,同时,还影响我国会计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进程。虚假财务报告造成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会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增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欺诈广大投资者,误导国家对目前经济的判断,导致国家制定出不符合实际的经济政策,最终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再加上现在企业高层在决策时以财务报告为主要依据,虚假财务报告给决策者以错误的导向,导致决策失败,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2虚假财务报告的现状 虚假财务报告是指未能遵循财务报告标准,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歪曲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情况做出不实陈述的财务报告。 2005年3月25日,ST达尔曼成为中国第一个因无法披露定期报告而遭退市的上市公司.从上市到退市,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达尔曼极尽造假之能事,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系统性舞弊手段,制造出具在欺骗性的发展轨迹,从股市和银行骗取资金高达30多亿元,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严重损失。 财务报告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著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目前呈蔓延之势的会计造假虽然能给企业带来一时的蝇头小利,却给国家、社会甚至是企业自身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第一:造成国家经济波动,危害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对国家来说,虚假的财务信息肯能导致证券市场的虚假繁荣,引起资本市场的不正常流动,导致国民经济建设的混乱。造成投资过热,甚至导致金融市场的极度紊乱、萎缩和崩溃。 第二:造成投资者利益损失,沉重打击资本市场。很多投资者因为虚假财务信息造成其投资决策失误,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现在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就是最好的例证。投资者信心丧失,证券市场持续多年低迷不振,股票价格的持续走低。 第三:造成企业经营环境恶化,影响企业自身发展。对企业自身来说,一个是影响企业经营者管理和科学决策。错误的、虚假的会计报告信息,导致其决策依据缺乏可靠的、科学的依据,长期如此,必将削弱其市场竞争力;再就是使投资者和债权人丧失向企业融资的信心,从而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加剧。 第四:造成中介机构信用受损,引发信任危机。就中介机构来说,立身之本是诚实正直。一旦中介机构与虚假财务报告信息交织在一起,谁还会对市场的健康发展抱有信息?失去光环的会计中介业引发的市场信任危机至使咨询公司诸如安达信等纷纷更改名称及品牌标识,以示与其他财务公司相区别。虚假信息引发信任危机从中可窥一斑。 3虚假财务报告形成的原因 3.1利益驱动 利益驱动是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根本原因。出于种种不当利益需要,蓄意造假是虚假财务报告泛滥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形式有:偷税、漏税、推迟交税。 企业所得税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税收负担。为达到偷税、漏税或推迟交税的目的,企业往往对财务报告进行调整,不计、少计或推迟确认收入,虚列、多计或提前确认成本,以减少利润,达到少交或迟交税金的目的。而有的企业,为筹措资金、吸引投资和操纵股价,也可能不惜虚报利润、多交税金。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管理者,他们有能力有条件影响财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的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